|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無差別襲擊"惡性傷人案頻發背後有何原因?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日益頻發的無差別襲擊事件與經濟環境惡化導致的巨大生活壓力有關。此外,近年來網絡上的“呼喊式維權”也有所增加,民眾在遭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之後,無法有效透過司法制度去解決。https://t.co/XGAYeXRKki—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November 25, 2024


11月11日珠海體育中心越野車撞人事件之後,中國在一周內至少發生另外兩宗無差別襲擊事件,造成多人傷亡,接二連三的傷人事情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及不安。

珠海慘案發生後,官方表示要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網上流傳多個社區被要求排查轄區內的“八失人員”和“三低三少人員”。


受訪專家認為,今年多宗惡性傷人事件頻繁發生,背後跟中國經濟低迷的困境有關,行凶者容易因現實生活的壓力出現絕望的感覺,從而選擇以“報復社會”的方式泄憤。

翻查公開報導,2024年中國起碼有超過 20宗惡性傷人案件,當中包括多宗無差別襲擊事件。

11月11日晚,廣東珠海的體育中心發生汽車撞人事件,官方稱導致35人死亡、43人受傷,指案件是因對離婚後財產分割結果不滿而引發;11月16日晚,江蘇無錫宜興市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發生持刀傷人事件,警方稱造成8人死亡、17人受傷,初步調查指系本屆畢業生未能拿到畢業證、對實習報酬不滿而回校發泄行凶;11月19日,湖南常德鼎城區永安小學門前發生汽車撞人事件,據報多名學生及家長被撞倒受傷,警方通報指傷者沒有生命危險。

後疫情時期經濟低迷有無影響

8日之內,中國發生三宗同類型的無差別襲擊,引發外界高度關注。獨立學者鄧聿文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表示,無差別襲擊在今年頻繁發生,跟目前中國的經濟狀況有很大的關聯,由於目前中國總體經濟仍然處於下行的過程中,經濟狀況不好亦會引伸出不同的社會問題,而個體或會覺得自己無法為力去解決或應對。“悲觀的情緒會像瘟疫一樣去感染民眾,經濟狀況不好的時候,會影響民眾對未來的情緒,對未來非常悲觀。”

鄧聿文指,從中國目前的社會輿論看,呈現對經濟及未來的情緒都是一片悲觀的感覺,“如果本來就有氣,社會上又看不到希望,可能就會做出這種所謂瘋狂的舉動。”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僅4.8%,受到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投資和消費者信心疲弱等影響。世界銀行早前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將從2024年的4.8%下降到2025年的4.3%。

疫情解封之後,外界預期中國會迎來經濟復蘇,但這兩年間房地產暴雷、青年失業率高企、消費降級、股市除了9月底曇花一現的反彈之外基本持續低迷。鄧聿文認為,這是一個連續積累的過程。“疫情三年的封控把人都迫瘋了,雖然解封後行動沒有受限制,但是原來期待壓抑了的消費會爆發出來,這個也沒有看到。”

疫情期間,中國亦有發生過惡性傷人事件,然而在疫情之後,趨勢有增無減。中國網絡作家慕容雪村告訴BBC中文,民眾會把疫情時期當成是特殊事件去看待,“那是會過去的,等到過去了,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好”。然而,疫情過後,“看到經濟下行,也看到自己實際生活中的困難,很多人這些年的生計、事業、生意都被摧毀了”。


他認為信心喪失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在因經濟環境導致的巨大生活壓力下,“比較好的年頭裡,一個地方艱難,那就換一個地方、換個公司,生活依然是有希望的,但現在一切都愈來愈難”,在失業率高企、難找工作等情況在疫情後形成常態之後,“你能看到這種艱難是很難過去,不是說換個地方就能變好”。

今年的傷人案有何不同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10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非在校生的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為17.1%。從2023年起,中國的青年失業率持續處於較高水平,曾一度升至21.3%,官方曾經一度暫停發布該項數據。

慕容雪村注意到,近一年來網絡上的“呼喊式維權”增加,市民在遭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之後,無法有效透過司法制度去解決,“只能通過網上呼喊”。

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年輕人結伴自殺的案件增加,“官方也沒有通報這些人是為什麼用這樣的方式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但大概能夠想像這些人是因為絕望、走投無路才會選擇輕生。”

他指目前中國社會彌漫絕望與憤怒的情緒,當無法釋放的時候。“假如那個人不甘心這樣就死,那麼他們會做什麼?”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