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從北京到柏林,我打開了另一種生活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19年8月12日清晨,從北京出發的飛機降落在柏林的泰格爾機場。我左手推著行李箱,右手推著嬰兒車,裡面躺著2歲多的兒子;7歲的女兒挽著我的手臂,拉著兒童行李箱。想著只是訪學一年,行李箱裡只有每個季度的3套衣服。

下飛機後,第一時間就要帶孩子們上廁所。出來後,排隊過海關的乘客已經排成了長隊。兒子又困又渴,迷蒙著眼睛哭,不管我橫著抱,還是豎著抱,都不安靜。那個時刻,好像所有人都把視線投向我。其實,過海關之前,所有人都緊張得只顧得上自己。我一邊安慰哭泣的兒子,一邊擔心過海關不順利,焦灼不安地向前挪動,虛汗浸透了衣服。等到三個護照都蓋了大印,才長舒一口氣。


在計劃裡,這只是短期訪學,並非移民“潤出去”。無論投資移民還是讀書移民,都需要太多錢,而且牽扯到復雜的家庭安排,是我不敢想象的。所以,以為這次也像以往那樣,學習期滿就回國。無論去哪裡,我都帶著孩子,像朋友們說的那樣,是袋鼠媽媽。似乎一旦受孕,母性的憂慮就植入我的血液和神經。我舍不得,也不放心離開孩子。

2014年,我獲得哈佛大學的尼曼新聞獎學金,為期一年,2歲半的女兒同行。

2018年,獲得日本國際交流中心的獎學金後,我也帶著1歲半的兒子和6歲的女兒到京都大學訪學四個月,研究主題是“親密關系裡的日本妻子”。日本的項目負責人問,就四個月而已,能否不帶孩子,既能簡化出國手續,也能專心研究? 我說,如果不能帶孩子,我就不去了。那一年我39歲,陷於中年來臨前的慌張,覺得人生似乎就要開始倒計時。這樣的想法帶來莫名的緊迫感,不是關於人生是否成功,而是日益緊迫地追問自己,目前的人生,真的是我想要的那個樣子嗎?


關於那次訪學我寫了一系列文章。2018年9月25日發表的那篇,開頭是這樣的:“我在‘正午故事’做記者,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生活像列車,沿著約定俗成的軌道奔跑。前方應該是目標,可是我心存疑問。某一天,我決定中途跳下來,向另一個方向跑去,思考人生另外的可能性。我不習慣遠慮,只能想到第一步,就是離開現在。”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曾經對日本女性心存刻板印象,即“溫柔順從的妻子”。我明白刻板印象的誤區,於是很想了解她們真實的生活。特別是在親密關系裡,她們自己的位置在哪裡?在角色的面具下,她們的靈魂如何自我言說?


在安靜又自律的日本社會很難找到願意討論私人生活的采訪對象,只有幾位女性打開了心門的一條縫。借著一絲亮光,我看到了她們生活的幽謐和復雜。一位全職妻子說,她很痛苦,不是丈夫不愛她了,而是她不再愛丈夫了。她和丈夫是高中同學,青梅竹馬的一對兒。丈夫早出晚歸地工作,她辭職在家照顧兒女。為了方便育兒,夫妻分床睡,見面交流的時間越來越少,她覺得丈夫像陌生人一樣了。倫理上,她應該愛丈夫,一個兢兢業業養家的男人。可是,她再也愛不起來,又難以說出口。她覺得被困在妻子的角色裡了。

另一位80多歲的日本女性,她和妹妹都患了阿爾茲海默症,退休後一起住進了養老院。我問她,“你在這裡過得開心嗎?” 她回答,“與其說開心,不如說我別無選擇”。她的回答讓我至今難忘,並且在心裡反復問自己,“在別無選擇之前,我要怎麼活?為人妻為人母,我的自己在哪裡?”

9歲的時候,媽媽就開始訓練我做飯洗衣服。我還太小,需要踩著小板凳才夠得到灶台,揮動得起鍋鏟。在媽媽的思想裡,女人會做家務,賢惠勤勞,就是好女人。好女人就能當個好妻子,好妻子就必然有個好丈夫,好妻子和好丈夫就等於好的人生。我成了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那副牌順利地打了下去,我的父母很寬慰。我和丈夫都是中國社會平穩發展時期的獲益者,受過良好的教育,安居樂業,有兒有女,我順應著社會時鍾履行著世俗的角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活像一輛綠皮火車,到站就停,到點就走,路線是固定的,終點是確定的,我卻覺得缺氧,是混沌,是麻木。常常渴望著大風吹來,把橡樹葉吹得“嘩啦啦”地響,就像舒婷的詩裡所寫的那樣,有風中的“互相致意”。走在北京的大街上,等著風來。有時候會胡思亂想:既然我自己無力改變,會不會有輛車沖過來,讓一場意外成為改變人生的外力?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