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儿子靠不住,农村现在流行养女防老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作者|南风窗记者 何国胜

“你哥相当于嫁出去了,当初就不该同意他们结婚。”母亲常跟女儿陈琳抱怨哥哥不管他们。


当初结婚时,父母为哥哥买房、办婚礼花了30多万元,并因此负债。而自从哥哥婚后住进了城里,以自己新家庭为主,村里父母的需求基本都由陈琳负责。

尽管陈琳并非亲生,多年来,父母有什么事都是联系她,“家里面需要电器或者生活用品什么,都是找我,我买给他们”。哥哥过年也多是不回家,父母也不去城里找儿子,因为岳父母跟他住在一起。

而陈琳也早已出嫁,有个两岁的儿子。隔一年,她会带老公孩子回去陪父母过年,有时也让父母去她家过年。平日里,她平均两三天就会给父母打视频电话,他们很高兴。

所以很多时候,陈琳更像是“传统意义上”儿子的角色。

在陈琳上一代人的经验中,这样的现象在农村是罕见的。长久以来,基于传统继承制度的“养儿防老”的观念深植于一代代农村父母的头脑,其中的“儿”是儿子,而非嫁出去的女儿。




长久以来,“养儿防老”的观念深植于农村父母的脑中/新华社记者陈朔摄?????

而现在,农村父母的身边围绕着不少像陈琳一般嫁出去的女儿,共同甚至更多地承担起了父母的养老责任,出现了所谓的“女儿养老”现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教师甘颖告诉南风窗,相较于城市多样的养老模式和较有保障的养老金,农村大部分的老人都处于一种自我养老和依靠子女的状态。


同时,少子化和当前不断推进的城镇化,使得儿子养老面临压力。此时,“女儿养老”以一种新的养老形式出现,既可以适当化解当前农村的养老危机,也提高了农村老人的养老质量。

01

隐去的儿子与显身的女儿

陈琳今年28岁,老家在四川农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除了种地,在农闲时会去建筑工地挣钱。

陈琳哥哥大她7岁,结婚已10多年,有2个孩子。哥哥自结婚后就进城生活,父母留在村里。前几年,陈琳嫂子生孩子后,母亲本想去帮忙带,但又怕婆媳合不来,最后是哥哥岳父母去的。

此后,岳父母就跟哥哥住在一起,也是打那起,哥哥跟父母的联系变少了。“我哥不怎么管我爸妈,他们也不好意思去找他。”陈琳说,父母担心频繁找儿子会影响他们夫妻关系。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