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兒子靠不住,農村現在流行養女防老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傳統節日、父母生日的紅包和禮品等費用便由子女各憑心意給予/《煙火人家》劇照?????


此外,父親因慢性支氣管炎常用的吸入藥劑費4000多元和父母住院費2000元以內的由她承擔,2000元以上的她和哥哥均攤。

盡管哥哥並未結婚,但在過去的很多年裡,父母更多還是由孫麗雲照料。因為在醫院工作,父母日常看病就醫基本上是由她負責,每年她都會帶父母做全身體檢。


2015年,她給父母一次性補繳了養老保險,花了2萬多元,現在父母每月的養老金加起來近700元。次年,父母想翻修村裡的老宅,孫麗雲出了5萬元,姐姐出了1萬元,哥哥因為當時剛在市區買了房子,就沒出錢。

父母平日住在村裡,每逢節假日孫麗雲幾乎都會回去看父母,父母偶爾會來她鎮上的家裡住上幾天。姐姐在重慶,回來較少,但每次回來都會給父母錢和買一些禮物,在傳統節日的時候也常轉錢給她,讓她轉交給父母。哥哥常在市裡打工,回來的次數比較少。在日常交流上,她與父母更融洽。

“哥哥和母親的脾氣不相符,經常吵架,我經常和父母打電話交流,一打就是半個多小時。”孫麗雲說。

02

經濟、生活、情感,女兒養老三方面

或許在城市家庭中,陳琳跟孫麗雲的付出已是常態,但在農村中,女兒參與父母養老,是個新現象。

“2018年在陝西農村調研的時候,我第一次接觸到女兒養老現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公共管理學院教師甘穎告訴南風窗,女兒養老本質上是中國社會現代化的一種伴生物,從時間上來說,確實是近幾年才有的現象。


甘穎當時調研主要接觸的是“50後”、“60後”的父母,“因為70後目前還不存在養老問題”。參與養老的女兒,主要是“80後”、“90後”世代,再往上一代,基本還是以兒子養老為主。

這種女兒養老,多指的是“從夫居”婚姻的女兒參與父母養老,而非“招婿婚”或“入贅婚”中的女兒。甘穎告訴南風窗,“招婿婚“的女兒養老,本質是女兒的“兒子化”,是因為家庭裡缺少男性角色,讓女兒承擔起兒子應該承擔的權利和義務。




“招婿婚“的女兒養老,本質是女兒“兒子化”/諾言制圖???????

而“從夫居”的女兒養老,它的本質不是女兒的“兒子化”,而是在有兒子的前提之下,女兒和兒子共同參與養老。

甘穎發現,當下女兒參與父母養老的行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經濟上的支持。以前的女兒養老更多是給父母一些零花錢,而現在的女兒給父代的經濟支持不僅是零花錢,而是在大小的事情上都出力。比如父母住院,女兒和兒子一起分擔醫藥費,在平時,也會給父母買食品、衣服、家電等。

二是生活上的照料。以前的女兒是偶爾有時間回娘家一趟,更多是在大年初二這種傳統回娘家的日子回去。但現在的女兒只要有時間,在任意時間都可以回娘家幫忙和照顧父母。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9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