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印度: 不把觀眾當傻子,這部印度神片有多難得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圖/《因果報應》)


《因果報應》流傳最廣的情節和台詞,是結尾這段女兒對反派說的話。2024年6月,該片在印度本土上映。一個多月後,印度德裡發生了一宗性質極其惡劣的強奸案。8月9日,印度加爾各答的女醫生夜班期間在醫院遭到輪奸和虐待致死。

憤怒的印度人民走上街頭時,一部紀錄片被重新關注。在這起慘劇發生之前,印度另一起臭名昭著的強奸案是2012年的德裡公交車輪奸案。2012年12月16日,一名23歲的學生在公共汽車上遭到輪奸、毆打、折磨,兩天後受害者因傷勢過重去世。


2015年,BBC為此拍攝了紀錄片《印度的女兒》,披露出案件背後更多駭人細節,該片至今在印度仍是禁片。《印度的女兒》導演組采訪了罪犯眾人,他們都給出了所謂的犯罪動機,“對於強奸來說,女人比男人責任更大”。



(圖/《印度的女兒》)

在《因果報應》中,女兒要求父親把幕後真凶帶到她面前,她要親自問他為什麼要對她做這種事情,她究竟做錯了什麼。女兒的名字和德裡公交案的受害者一樣,都是喬蒂。


電影中有一個小細節,13年後當瑪哈拉賈成為老板擁有了自己的理發店,他的理發店正是以女兒的名字喬蒂命名。而店外的風景卻和13年前別無二致,足以繼續擔當混淆觀眾視聽的場景。



(圖/《印度的女兒》)


歸根到底,《因果報應》依然是從男本位敘事出發的小人物復仇記,有關女性議題的探討點到即止,強行拔高女性力量從來不是它討論的范疇。導演對社會現狀的剖析,或許正如喬蒂理發店的存在:

13年過去了,這裡的生活什麼都沒有改變。

但“喬蒂們”依然存在。在印度語中,喬蒂是“光”的意思,更是“印度的女兒”。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3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