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土木生求职实录:投千份简历仅获墓园面试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我们导师说,我们这一届是他经历过最惨的一届!”

张娜是2024年应届毕业生,一位211高校建筑学女硕士,毕业前主攻考公考编,国考、省考、普通选调、定向选调、社会工作者等均参加过,6次考试有3次进入过面试,但均未“上岸”。


毕业后专注于找工作,投递简历上千份,本专业仅收到一家墓地陵园公司通知面试,却因不是建筑学界“老八校”而落选。

“很少单位要建筑的,准备的简历就交出去一两份,满怀希望地参加,失望地离开,落差感挺大的。”即将毕业的赵语嫣,一位985院校建筑学女硕士,边写论文边找工作,但投递的简历均石沉大海。

“2019年报考时,房地产正如日中天、土木还好,2023年毕业后天变了!” 李洛是2023届土木工程本科生,如今颇为羡慕大专毕业的双胞胎哥哥,从铁路职业学院毕业后对口进入铁路部门。

他们在校的三四年期间,房地产行业调头急转下行。据统计局最新的统计年鉴显示,截止202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约为10万家,比2022年减少了3151家。

地产平均从业人员数量在2019年达到顶峰,共有293.7万人;到2023年末,降至200.23万人,减少93.7万人,降幅近三分之一。 仅2023年这一年,就有44.44万人离开。

姜尚文便是其中一员,2023年毕业后从建筑学“跑路”,转型成为一名AI设计师,成功入职某大厂、月薪1.8万元,他为此总结了一套“逃离建筑学,零基础上岸大厂”的转型秘籍。

从报考时的就业热门专业,到毕业后的瞬间骤冷,土木建筑类专业变成“天坑专业”,毕业生“提桶跑路”屡见不鲜,如何抉择是迫在眉睫的难题。他们当中,有的正在求职,有的求职失败,有的谋划转行,有的埋头考公考编……


投简历上千份,仅一家墓园公司“发面”

“投递了上千份简历,包括高效、国企、私企,但进入面试的机会特别少。”

2024年7月,从河南一所211院校硕士毕业后,张娜直奔上海,从7月至10月,一直在投简历、找工作,范围从上海延伸至江苏、浙江,方向也从建筑学扩展至高校、企业行政岗。


“建筑学专业的工作,只面试过一次,是上海的一家墓园公司、做墓地设计,它是私企,我应聘的是建筑设计师。但岗位要求特别高,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建筑学界的这种‘老八校’毕业生优先,我学历比较普通,没有面试上。”

她曾联系过本科毕业后去往设计院工作同学,但得到的反馈是,目前活少、项目也少,基本上不招新人。此外,她也投递了多所高校,包括江浙沪大专院校辅导员、图书馆管理员等,但简历均未过筛选。

这与三年前的情形,截然相反。2021年本科毕业时,虽然成功考研,但张娜也尝试过求职,当时面试很多,一天至少有两家,而且待遇并不低,薪资8000元左右;而如今硕士毕业后,反而机会变少。

“考研那会,没察觉到房地产行业的变化。后来才知道,考上那年就有转头趋势。前期没有这种眼光,一直在学校,对外界的观察确实不够。” 张娜反思道,其实学长们那会已有迹象,但我当时还是学生心态,没有体会到就业行情如此严峻。

姜尚文和李洛,对此深有感触,二人已本科毕业一年有余,前者就读于山东一所建筑大学,专业为城乡规划,主要就业方向为设计院;后者毕业于吉林一所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对口就业为施工单位。

“我才20多岁,坚决不干这行,想想其他出路。”2023年临近毕业时,一所设计院2000元的实习薪酬,令姜尚文决定转行。“我在济南生活,房租一个月下来都1000多,娶媳妇、买房更是天方夜谭。”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