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经济下行:失业者悄悄走进免单餐厅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午餐时分,高升桥东街最忙的地方,在小面馆对街的电动车租赁店。送餐骑手们在那换上电池,又匆匆赶路。


12月7日下午3点,跑完午高峰的众包外卖员袁占云,也准备进来吃一碗。他正在抱怨“今天运气好烂”,大半天连续几个订单,单价都不高,点开总排名,其他外卖员当日收入流水都达到200多了,自己连100块都没有。

来吃面,是给自己找的一个情绪解压出口,袁占云说,入行三个月来,自己所在平台,配送五公里的单价从九块降到六块,以前要求55分钟送达的订单,现在变成45分钟。如果同时送三四单,必有一单面临超时。


袁占云48岁,做生意亏钱后,求职了大半年,最后选择了中年“铁人三项”——快递、外卖、网约车。先跑了一年网约车,电车月租金三千七,还要保养、交罚款,早7点出门,晚10点回家。租期一到,他就不跑了,改行送外卖。

那天他送完手上的最后一份午餐,跑了3公里,挣了5块9毛8,站在免费面的广告牌前犹豫,被老板娘王燕招呼进来。袁占云吃了一碗红烧牛肉面,觉得不够辣,没过十几分钟,继续上路,目标依旧是流水跑到200多块。



●成都街头。

傍晚7点左右,12月的成都天气转冷,走在路上能呼出哈气。街灯亮起来,黄老板换上红绿相间的花棉袄,戴彩虹鸡冠头,开始在街头叫卖凉拌黄鸡肉——“买凉拌鸡,买凉拌鸡,婆娘娃儿吃得笑嘻嘻,不买凉拌鸡,回去被婆娘骂得瓜兮兮。”


下班的人,陆续从地铁站出来经过这里,高升桥东街迎来一天中的人流最高峰。

卖凉拌黄鸡肉,是黄明两个月前学来的新营生。去年,鱼火锅生意不景气,营业额比头年跌了五分之一,以前两小时就被抢光的1000份四人团购套餐,现在一个月只卖出个位数,老顾客也不来了。黄明盘算,时下可能越是小成本的生意越好赚钱,“面食的人均消费低,会是更受欢迎的刚需。”


2023年夏天,他先在鱼火锅店东侧开了一个窗口,屋外摆上小圆桌和凳子,窗口卖面。今年夏天,又分出鱼火锅店三分之一的铺面,重新装修,改为独立面馆。鱼头火锅用不上的鱼肉,刚好给面馆做哨子,厨师只要闲下来,也兼顾面馆炒哨子,面馆挂牌“三碗面”。

七年前,黄明经历了生意的低谷,分店接连倒闭,欠下百万债务,现在还没还完。回老家求人借钱,在火车站没了路费,一家名叫“三碗面”的面馆老板,请他进店免费吃了碗面。这个名字被他沿用下来,请环卫工和无收入人群吃面。

去年的面条,他每天营业额能卖到3000块。每碗面毛利50%,牛肉面比鱼肉面能多挣两三块。但今年,牛肉从二十多一斤涨到三十多一斤,员工工资也涨了,50多岁的黄明坐在茶楼里刷抖音,策划营销策略,想贴近年轻人。

于是,小面馆多了不少“创新菜”,比如可以拌进面里吃的咖喱土豆泥,源自他刷视频发现,很多年轻人喜欢吃芝士土豆火鸡面。黄明算过,面馆的经营成本低廉,一日营业额卖到2000多,就可以盈利。面馆的工业风装修,也是从抖音学的,墙上贴着抄来的标语,“我不是网红店,我只是装修一半没钱了。”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06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