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硕士毕业后,我在父亲的小餐馆当学徒"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父母看出了我的心思,提出了一个建议:“要不,你回家干吧?”


乍一听,我好像要回去继承家业了,可惜我家没有年入百亿的大公司,只在居民区里开了两家很小的火锅店,一家店一百多平米,一家店四百平米,摆上十几二十张桌子,正餐卖涮肉,早上卖早点和糕点;而我呢,也不是要去做什么“霸道总裁”,而是和普通员工一样,先在后厨做学徒,兼职送货和经营,月薪税前6000元,春节后又涨到了8000元,算是比其他人多一千。

我理解父母的想法,他们一方面希望我继承手艺,另一方面实在是发愁我找不到出路。但内心的抗拒依然是无可避免的,一连挣扎了好几天,我也只憋出了一句:“我琢磨琢磨吧。”


后来我把这些事情说给妻子听,她的态度比我还要强烈,“你是一个硕士啊,怎么可以去饭店打工呢?这么多年书白念了?”在她眼里,哪怕是找不到工作的翻译,也依然是一名翻译,就算怀才不遇,就算走投无路,仍旧体体面面,身负光环。

这同样是我徘徊不定的原因。我不知道怎么面对她的家人,也不知道她和朋友怎么介绍我。每次见面,总不能说自己在饭店打杂吧?

然而无业的感觉又实在太过煎熬了,一连四个月,始终看不到希望,那种感觉就仿佛自己是个放弃治疗的绝症患者,无时无刻盼望着身体好转,可心中又明白等待自己的只有更加恶化的现实。

一直到了六月份,我不得不认命。

那一天,我告诉父母:“做学徒就学徒吧,我先试试。”

脱下长衫

按照父亲想法,我应该先到那些生意火爆的店里做“卧底”,这样上手快,还能偷学人家的经验。只是他的建议最后被我一口回绝了,因为在我看来,在自家饭店里打工是一回事,到别人那里打工是另一回事儿。给别人打工,那岂不是真就从一个堂堂的翻译,沦为小工了吗?


现在回头去看,父亲的想法确有道理,可惜那时的我油盐不进,始终放不下自尊心,低不下头来。

但当真来到餐厅开始工作,许多事情还是不得不低头的。

首当其冲的,是要如何面对街坊。店做的是熟客生意,人在店里,每次跟左邻右舍寒暄,几乎都逃不过同样的一句话:“你在家里工作呢。接你爸妈的班也挺好。”

话没恶意,可听上去,总让人觉得阵阵难受。


从小到大,我不可谓不努力。虽然出生在北京,但因为没有北京户口,高中三年我是在河北一所着名的“高考工厂”里度过的,每天天不亮起床,一直到夜半入睡,这样没日没夜的用功,才“卷”进大学。后来读研,虽说院校并非顶级,可头顶研究生名头,难免也时常被人当做榜样。

现在混来混去,我这个榜样混得还不如从前,仿佛过去努力了那么多年,全是白白在浪费功夫。可想而知那时我的心态如何——既觉得自己没面子,又觉得自己大材小用。

然而很快,现实就如同一记重锤,将我所有轻蔑都给砸得粉碎了。

在店里,我的工作是面点学徒,跟着一位知名的面点师傅,看他怎么做,自己就跟着做。这件事情说起来很简单,无非就是先和面,然后再上手把面点捏出型,接着一通煎炸蒸烤,最后端上餐桌。



小羊(右)跟着师傅学面点(小羊供图)
1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