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德國: "默克爾女孩",上演德國版"農夫與蛇"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2月20日,德國馬格德堡的聖誕集市突發嚴重襲擊事件,造成5人死亡,200多人受傷。


恐襲事件再次挑起了德國人對中東移民的憤怒情緒,一個來自巴勒斯坦的女性移民再次回到德國人的視野。

她就是裡姆.薩維爾(Reem Sahwil)。




2015年,在德國電視台一次“總理和公民對話”的活動中,14歲的裡姆.薩維爾在節目中哭泣著說:“等候居留權4年了,但現在要被遣返,處境很艱難,我和其他人一樣擁有目標,我想跟他們一樣繼續學習,看到其他人享受生活,我卻不能,這非常痛苦,我不知道未來會怎樣”。

看著淚流滿面、可憐巴巴的女孩,默克爾彎腰俯身下去安慰她,但此時的默克爾表示:“巴勒斯坦和黎巴嫩難民營有無數人,如果我們現在說你們都能留下來,我們做不到”。

默克爾的表態被媒體指責冷心腸缺乏同情心,左派媒體更是向政府施加壓力開放邊境,在媒體的鼓動下整個德國社會像中了魔似的掀起了歡迎難民潮。

裡姆.薩維爾用她的眼淚和悲慘的故事感動了數以百萬計的德國電視觀眾、媒體、左派精英和醉心寬容的行善者,也感動了從政多年的默克爾。

默克爾被突如其來的指責和媒體壓力搞得措手不及,但裡姆.薩維爾的眼淚堅定了她開放邊境的決心,隨後時任歐盟輪值國主席的她下令張開雙臂迎接難民,自此歐洲進入了移民洶湧的時代。

有人說默克爾的決定是被左媒輿論要挾,責任不在默克爾。但作為政治家,做事沒有原則被媒體牽著鼻子走,政治上也缺乏遠見,讓德國甚至整個歐洲陷入了非法移民帶來的嚴重分裂中。

對此,默克爾難辭其咎。

哭訴事件後難民女孩裡姆.薩維爾全家獲得了永久居留,隨後她還獲得了德國國籍,她的夢想實現了。

她還有一個享譽世界的外號“默克爾女孩”,這為她以後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政治光環。

如果被遣返回巴勒斯坦,等待她的將是像商品一樣被買賣,一輩子都躲在黑袍之下,像無數的巴勒斯坦穆斯林女性一樣,成為婚姻的犧牲品。

德國的接納,讓裡姆.薩維爾開啟了全新的人生,在德國難民政策下,她不僅衣食無憂,還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這個故事如果到這裡結束,那將是人性的善和美的完美呈現,但故事的後續卻讓人大跌眼鏡,上演了一場德國版的“農夫與蛇”。

吃著德國福利的裡姆.薩維爾成年後,頂著“默克爾女孩”的光環進入政壇,成為了一名年輕的政治活動家。





不過裡姆.薩維爾沒有感恩德國的接納,也沒有尊重德國的價值觀,她的內心只有仇恨和格格不入,她的社交媒體頭像用巴勒斯坦的旗幟作為頭像,她高調支持哈馬斯武裝組織的恐怖活動。

她高呼“自由巴勒斯坦,從河流到海洋”,並明確表示以色列沒有生存權,猶太人應該被消滅。

她還主張把伊斯蘭教法引進到歐洲,在歐洲建立哈裡發國,她要把歐洲變成她曾經想要逃離的母國。


這真的很奇怪,在費盡千辛萬苦逃離那片土地後,卻要把好心收留她的土地變成“糞坑國家”,讓文明變成邪惡,這種邏輯正常人無法理解。但這種思維在歐洲的穆斯林群體中比比皆是,特別是在年輕一代的穆斯林中狂熱的存在。

幾周前,默克爾發布自傳《自由:1954-2021年的回憶》,在回憶錄中默克爾堅稱對在位期間所做的決定都不後悔,包括接納中東難民的政策。

然而,她的“默克爾女孩”用實際行動讓默克爾變得難堪,這幾乎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打了默克爾的臉。

與此同時,哈以沖突引發的德國街頭大規模“親巴勒斯坦”抗議示威,讓德國人驚訝身邊的穆斯林群體居然如此龐大,接連不斷的恐怖襲擊事件和伊斯蘭極端宗教信仰也讓德國人如夢初醒:德國已經走偏了軌道。

近些年接納的中東難民不僅帶來了恐怖襲擊事件和犯罪率的飆升,甚至讓德國社會陷入巨大的政治分裂和宗教文化割裂之中。德國政府耗費巨資的融入政策不僅沒能感化這些難民,反而他們對德國的不滿日益嚴重,甚至希望把德國變成他們信仰中的哈裡發國。

裡姆.薩維爾只是歐洲國際眾多難民案例中的一列,她是默克爾難民政策失敗的縮影。歐美左派政治家認為通過社會福利和教育可以讓難民融入歐洲社會,但他們低估了伊斯蘭教刻在中東人血液裡的影響力,這教義比他們的生命還重要。

當同情心用錯地方的時候,受傷害的往往就是自己。這個邏輯放大到國家也是一樣,但是受傷害的不是政治家,而是社會的普通民眾。


不僅在歐洲美國、加拿大也是如此。



上圖是美國國會民主黨的“極左四大金花”,她們都是移民或者移民的後代,她們不但沒有為民族融合努力,每天幹的都是分裂社會和種族的事。

包著頭巾來自索馬裡的穆斯林伊爾汗.奧馬爾甚至放言:“讓美國向索馬裡利益低頭”。她在一段視頻中對索馬裡裔美國人說,她上任後的首要任務不是美國,而是索馬裡。

美國當國會議員,代表索馬裡利益,這確實夠奇葩的。

其實,裡姆.薩維爾的思維跟美國幾個民主黨女議員幾乎如出一轍,在她們的意識裡,自己的母國和自己母國的宗教才是她們最終極的追求。

德國這場以聖母心泛濫為開端的人道主義拯救,最終演變成了“農夫與蛇”的反噬故事,德國人成了那位被咬的農夫。

在今天看來,默克爾俯身安慰裡姆.薩維爾的那一幕,正是德國人步入黑暗的開端,而時至今日,德國人依然還在難民潮中掙扎。

就在馬格德堡的聖誕集市恐怖襲擊事件後,被咬的德國人終於開始醒悟。德國選擇黨在恐怖襲擊發生地舉行悼念集會,現場有超過25000人參加,選擇黨領袖魏德爾在集會上為死者動容流淚。

她說:“朋友們,我再說一遍,我希望我們的國家最終能有真正的改變,我們能夠再次安全地生活,那樣我們就再也不用為一位母親以如此無情及殘忍的方式失去孩子而悲傷了。”



魏德爾的發言,得到了參會民眾熱烈的回應。德國人,在血淋淋的現實下終於憤怒了。

就在12月27號,德國聯邦總統施泰因邁爾在柏林宣布解散聯邦議院(議會下院),並計劃於明年2月23日舉行新一屆聯邦議院選舉,以確定新任德國總理人選。

德國人終將如何自救,明年2月可能是最後的機會。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2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