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專訪|"老字號、新玩法",導演甘劍宇談《誤殺3》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劇照

“殺”是“破題”,“誤”是“題眼”


澎湃新聞:一提到“誤殺”系列電影,可以說最大的特色便是不停地反轉。如何在反轉套路上不令人感到審美疲勞,同時也能讓觀眾在跟隨情節反轉的同時,既感到出人意表又覺得順理成章?

甘劍宇:《誤殺3》的反轉密度特別大,幾乎所有的人物都在反轉,這是同我們希望這部電影能更燒腦的創作初心相印的。作為導演,我最在意的是這麼多的反轉跟敘事之間,以及跟人物之間的吻合度。這本來就是個找真相的故事,這個故事的真相就是人物的真相,當觀眾把鄭炳睿的身份挖掘出來,那麼整個真相也就自然隨著人物事件浮出水面了。

可以說在電影進程到一半的時候,觀眾已經可以確認鄭炳睿這個人物的灰度,但他究竟有多“黑”,大家還無從知曉,包括他也在不停地編造記憶,表示自己是一直是在被動地作惡。突然當觀眾發現他也有主動的選擇,尤其是在那場造成那麼多孩子身亡的慘案中,引爆炸彈的按鈕正是他親手按下去的,然後再去審視他在此前拯救自己女兒的行動中可以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就會覺得更加合理。包括那麼多“復仇者”,他們在劇情發展中間或出現的節點,直到最後以群像的面貌集體出現,也才會讓人覺得合理。


“誤殺”系列電影為什麼要反轉?在我看來,片名“誤殺”就是最好的犯罪懸疑類電影的代名詞。當你把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殺”無疑帶有濃烈的犯罪色彩,“殺”也是這一系列電影核心的犯罪元素,對於“殺”一連三部電影中也有匪夷所思的展示。“誤”怎麼去理解?我認為這絕不僅僅是失誤,不小心過失殺人那麼簡單,而是要在“誤導”層面做足文章。你看電影中角色之間是在誤導對手,在敘事上同時也在誤導觀眾,可以說,誤導就是此類電影在敘事層面的核心手段。

如果說“殺”是整篇文章的“破題”,“誤”就是“題眼”。只有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類型電影中達成統一,有了統一性,再怎麼去玩翻轉,它就有了天然的合理性,接受度上面也會占很大的天然優勢。正是認識到這一點,我們這次才敢於把反轉玩到極致,每個人物都在反轉,沒有一個落下,挨著個至少都來了一遍。




《誤殺3》劇照

澎湃新聞:關於你的導演生涯,我有幾個感興趣的節點想請教。首先是學生時代,你看完《肖申克的救贖》後失眠了,談談這部好萊塢電影對你的沖擊。

甘劍宇:《肖申克的救贖》裡面呈現的精神力量、角色力量包括在敘事層面上也是有反轉的。這部電影我小時候看過很多遍,第一次看的時候當然是被打得七葷八素,原來經典電影是這樣的有力量,或者說電影還能產生這麼大的後勁。近些年,我比較喜歡西班牙導演奧裡奧爾·保羅的懸疑三部曲,《女屍謎案》《看不見的客人》《海市蜃樓》,直到2021年的《無罪之最》。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