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馬耳他:比海澱區小 卻裝得下整個世界的奇跡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我會用一句話驚訝你兩次:海澱區比整個馬耳他共和國大。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馬耳他是你下個黃金周理想目的地。


它精美、緊湊、浪漫多姿。而且——或許你沒有注意到——馬耳他的風物早已通過銀幕潛入了你的視野。

01


世界的景觀

濃縮在馬耳他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適合度假的海島小國,但馬耳他這樣的,就一個。

馬耳他號稱是地中海的心臓。確實有地理上的原因,但也因為,如心臓貫通全身動脈,馬耳他交織著八方的文脈,南鄰北非,北接歐洲,東望中東,西通西歐,就差擁有一個自己的南北極了。太多國家爭先恐後地在這裡留下印記。




從地圖上看,馬耳他確實接近地中海的幾何中心。

久而久之,馬耳他成了一個小而精的“文化標本箱”,所以就有了這麼個說法:“馬耳他的一塊石頭都有故事”。

將近3000年前腓尼基人率先看中了馬耳他的位置,在這裡建立了當地第一個有組織的港口。如今腓尼基人建立的港口仍在。只不過停泊在這裡的不再是那些載滿玻璃器皿和染料的小型商船,而是一艘艘集團化的奢華郵輪。粗略估算,現在每年有二三百條郵輪線路途經馬耳他。這些郵輪停靠的地方,與3000年前腓尼基人選擇的港口,幾乎分毫不差——因為工作而陷入亞健康虛無主義的年輕人們,當你懷疑在這個世界上有什麼不朽時,答案這就來了。




馬爾薩港(Marsaxlokk)是另一個典型的腓尼基文化遺留。港口標志是五彩繽紛的“Luzzu”漁船,許多船頭繪著“荷魯斯之眼”,據說是腓尼基人把它帶入了馬耳他,期待這些符號保佑船只平安。

這位置太美味了,所有時代的強盛者都想來分一杯羹。但除了關於柑橘和海風的美好記憶,他們什麼也帶不走,反而把自己的一部分永遠留在了馬耳他。羅馬帶來了法律和建築,阿拉伯人留下了美食和語言,十字軍騎士建造了華麗的防御工事,而英國人留下了左側行駛的習慣。

來首都瓦萊塔(Valletta),你會發現這裡看起來有點眼熟。很明顯,首都瓦萊塔的建築風格,傳染自意大利的巴洛克。特別是瓦萊塔海岸線上那座巨大的、搶眼的圓頂教堂,卡梅爾聖母聖殿(Our Lady of Mount Carmel Basilica),就像是在這片金黃色的石灰岩島嶼上,悄悄塞了一座小小的羅馬城。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7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