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在高校相親的鄙視鏈裡,我只是一個三等公民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袁麗的介紹下,我加了校工會老師的微信,又被拉入名為“品詩詞歌賦,繪墨香文韻”的群聊中。一開始,我對這個群名滿腹疑惑,後來才明白“飛花令”和“水墨畫”是這次高校相親的主要活動——為符合大家的文化人身份,也為了讓審批領導首肯簽批,高校相親活動一般要突出一個“雅”字,大有和校外花樣百出的相親活動劃清界限之意。不過,沒有人會抱著展現文化底蘊的念頭去參加活動,醉翁之意不在酒,大家的終極目標還是找對象罷了。


2022年10月,我第一次參加了高校相親局。初來乍到,難免有些不好意思,我站在會場門口探頭探腦,直到一個女老師走過來主動和我攀談。她叫司葉,是財務部的,和我同年入職,也是第一次參加相親活動。讓我們結伴踏入會場的,不僅是師海相逢的緣分,更是對婚戀前景的茫然與無措。

玩完三局飛花令和一局水墨畫,便到了自由交流的環節。十來個男老師朝我圍了過來,手裡都舉著微信二維碼,開場白如出一轍:“美女,加個微信吧。”雖然我在學生時代也算受歡迎,但這是我第一次同時得到這麼多異性的青睞,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虛榮心得到了一定滿足。


心緒一飄,就容易失智,我忙不迭應著“好的好的”,一遛兒加了十幾個人的微信。期間,有人爭先恐後地自報姓名、學歷、工作崗位和房車情況,但現場亂糟糟的,我完全沒記下來,更無法將他們和各自的微信頭像對上號。有人不願等待,只匆匆留下一句“線上聊、學校見”,又湧去加其他女老師的微信了——原來我也不是他們的唯一目標,淡淡的失落飄過我的心頭。

據我觀察,在場男老師的年齡在20歲至40歲不等,他們的目標基本上是30歲以下、面容姣好的女老師。40歲上下的女老師則門庭冷落,只能尷尬地瞧著別人的熱鬧,有的比較大膽,選擇主動和男老師搭訕,但往往是熱臉貼冷屁股。於是,就有一些女老師在看清自己的“行情”後提前離場了。



活動結束,當晚我就開始了忙碌的線上聊天。我一邊審視男老師們發來的個人條件信息,一邊觀察他們朋友圈,根據長相、氣質、愛好,大致在心中給對方捏個模樣。由於缺乏經驗,我沒有在第一時間將自己的情況和盤托出,他們問一句,我答一句,幾個來回就乏味了。


令我感到不解的是,半數男老師都問了我一個相同的問題:“你和學校簽了幾年合同?”在我回答“3年”後,有1/4的男老師就不再有興致和我繼續交談了。

次日上班,我第一時間請教袁麗:“這是什麼講究啊?”

“哼,這些男的還挺直接!”袁麗撇撇嘴說道,“這是在打探你的編制和合同呢。”


原來,我們學校有4種用人方式,簡單從等級上講:事業編(約等於終身合同)>預聘制(簽5年合同,5年後通過考核會納入編制)>直簽制(簽3年合同,每3年續簽,有一定希望納入編制)>派遣制(和第三方公司簽兩年合同,不一定續簽,流動性大)。

近年來,高校縮減編制已然是趨勢,一進校就獲得事業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大多數新人是預聘制和直簽制,前者80%是博士,後者大多是名校碩士。最末一等的派遣制中,本碩學歷對半開,也不乏轉業軍人和各色關系戶。

俗話說: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袁麗就趕上了好時候。幾年前,211本985碩的她簽下了預聘制,編制還有1年不到就能到手。而985本碩的我則逢上疫情後學歷貶值的浪潮,成了直簽制人員。

我老早就知道校內有不同等級的用人方式,但未曾想過這事居然會和校內相親局掛鉤。顯然,部分男老師了解到我不是編制人員後,就將我踢出了他們的擇偶范圍。我後知後覺地聯想到印度的種姓制度,事業編、預聘制、直簽制、派遣制對應的可不就是婆羅門、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羅?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82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6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