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下沉市場可以多下沉?被「低價」傷害的年輕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讀者Evanly供圖


@瑰舟

實習期工資微薄,為了活下去,不得不暫時放棄一些生活質量。那時,我買過一把不到20塊錢的菜刀,除了輕薄一無所有,手感很差。


怎麼形容用它切肉的感覺呢?大概就是預制外賣裡「黑色塑料液體勺」舀熱油般的無力感。切菜時我在對刀做功,刀在對我誤工,我更不敢用它砍骨頭,怕刀折了飛起來砍我骨頭。

@劉劉

雙十一買了一款經典的紅白色巨型保溫杯,六折多入手,和正價的一樣。

我覺得人們追求低價不僅僅是圖便宜,如果有一個杯子,你100塊買的,他98塊買的,對方就可能會嘲笑你為啥不會搶券、不會湊滿減,100買的人也會覺得自己被當傻瓜了。我們在乎的是那2塊錢嗎?我們在乎的是被商家耍得團團轉。

@宸子

我是一個住在三線城市的女孩,最大的愛好就是上網對比低價,刷各種活動的優惠券,比如百億補貼、限時秒殺等等。有時候還能「薅」到免費的東西或者幾毛錢的實用物品,比如紙巾和一些一次性用品。這些東西價格便宜,總金額也不高,每個月算下來大概花不到10塊錢。

總體來說,使用感受還算不錯,但我能感覺到自己有點「淪陷」了。為了薅這些羊毛,我幾乎每天都會在購物平台上花一個小時左右,還樂此不疲。然而事後想想,這種行為有點浪費時間,心裡多少會有些懊悔。


或許是因為家庭條件本身不富裕,看到優惠活動時,我總忍不住點進去看看。時間一長,這種行為逐漸變成了一種習慣,甚至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我的生活好像有些過於「圍繞著物質轉」了,讓人感覺缺乏更多的內容和樂趣。後來我發現,當自己忙起來時,就不會那麼頻繁地關注這些「低價活動」了。比如在臨近考試的時候,我幾乎沒時間去刷這些優惠券,那段時間反而覺得自己輕松了不少。

@南南

我住在新加坡,一年只會網購一到兩次東西。要湊單,還要滿足新加坡能直郵,我花了三天,挨家對比性價比小紅包和代金券,刷到最後腦子都木了,還拉來房東一起湊單。我也選擇了海運發貨,雖然最慢,但是免費,路上就將近花了一個月,中間還經歷了多次和物流客服的掰扯,投入了大量的時間成本。


但我覺得我們可能從上一代身上學到的就是這些,為了省下五塊十塊,甚至願意多花四五個小時去湊單。每天全家打卡玩各種小游戲,因為這樣每一兩個月能拿到一個免費的商品。我總盼望自己能多賺點錢,不用心疼自己沒享受到優惠,但每年購物節還是忍不住陷入到湊單中。



圖源劇集《我在他鄉挺好的》

@吃個兔子

我從小在一個不太能自由花錢的家庭長大,家人對消費的態度一直是限制和打壓。買東西時常聽到的評價是「不會買東西」「亂買東西」「誰家孩子像你一樣買一百件衣服,是要去開店嗎?」其實我只是買自己喜歡的衣服,和正常人的消費並無不同,但在家人眼裡就是「亂花錢」。

小時候,我穿的都是親戚姐姐的舊衣服,但我不想長大了還這樣。人的身高和體型會隨著時間變化,我實在不想再穿別人小時候的衣服和鞋子。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0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