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1992年,葉利欽公開蘇聯絕密檔案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943年4月13日,以雷霆之勢攻入蘇聯的納粹德國占領了卡廷森林,他們在這片人跡罕至的森林中發現大批波蘭軍人的屍體,而他們全部是被槍殺的。


納粹德國覺得這事太過殘忍,饒是素來熱衷戰爭的狂熱分子們對這種人間煉獄的慘狀也忍不住心驚膽戰。

此事究竟是何人所為?


德國覺得這事必須要對外作出說明,不然這口黑鍋他們怎麼都甩不掉,經過調查之後,他們認定這場屠殺是蘇聯所為,便對外進行公布。

可是蘇聯對此事給予了強烈而堅決的否認,根本不承認這事,反而對外宣稱是德國人施加的暴行,強行扣在了他們頭上。

當時納粹德國幹了很多令人發指的事情,對猶太人的屠戮是他們永遠也無法洗幹淨的罪惡,所以世人幾乎都認為這事是德國惡人先告狀。





在此後的幾十年裡,蘇聯、德國、波蘭三國一直在為卡廷森林的慘案爭論不休。

而直到1992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公開了蘇聯絕密檔案,終於讓這件事真相大白,而斯大林欺騙人們50多年的真相也就此曝光。

絕密檔案

蘇聯自從成立之後,就呈現出了一種非正常的病態,這種病態是導致蘇聯後來土崩瓦解的根本原因。

在蘇聯的統治者看來,要維持大國運行,必須要明面上一套,背地裡一套,而那些見不得光的事情,都要一一記錄在案,留給後來的統治者查閱,所以,就出現了蘇聯絕密檔案一說。



蘇聯的密檔,最早存放在蘇共中央總務部第六處,後來轉歸蘇共中央政治局檔案館,蘇聯解體之後,密檔則由俄羅斯總統接管。



這些密檔的保密等級很高,在大部分檔案袋上都標有“永不開啟”的禁令。

如果蘇聯沒有解體,那麼這些密檔自然不會被公開,蘇聯解體則讓這些秘密有了重見天日的機會。

蘇聯的解體,讓身為總統的戈爾巴喬夫沒有了用武之地,他向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移交權力時,連帶著將密檔也一起轉了過去。



不過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還是一同查閱那些被標注永不開啟的檔案,其中第一卷所記載的便是卡廷森林裡的慘案。

上面寫著:

卡廷森林,1940年,21857名波蘭戰俘被蘇聯內務部依照斯大林的指令,槍殺。

慘案始末

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對這份密檔上所記載的內容十分震驚,戈爾巴喬夫後來回憶說:當時我們的頭發都豎了起來。


而這件事的始末還要從1920年說起。



1920年,蘇波戰爭以波蘭的勝利而告終,蘇聯被迫放棄繼續向西進行革命的道路,而斯大林也因此被指責在波蘭戰線上犯了嚴重錯誤。

斯大林很生氣,想著給波蘭一點顏色看看,波蘭倒也沒有客氣,在協約國的支持下,一路向東擴張,導致蘇聯紅軍在華沙戰役中再次慘敗,這兩次悶虧讓斯大林徹底將波蘭當作了主要敵人。

1939年9月,蘇聯與納粹德國簽訂條約,斯大林趁機向正在抵抗德國的波蘭發動進攻,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永久摧毀波蘭。



陷入兩邊作戰的波蘭根本敵不過德國和蘇聯的夾擊,以至於大約25萬名波蘭官兵成了蘇聯的俘虜。




蘇聯則將這些戰俘分開關進新建的戰俘營。

喪心病狂

在斯塔羅別利斯克、科澤利斯克、奧斯塔什科夫三個戰俘營中,共關押著9000多名軍官和1.5萬名士兵。

斯大林認為,這群人始終都是一個隱患,不僅要養著他們耗費財力,而且他們還有可能反抗,於是便決定對這群人下死手。



1940年3月5日,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蘇聯內務部部長貝利亞提出將波蘭戰俘槍決,該方案迅速得到批准,兩萬多名波蘭官兵就此命喪卡廷森林。

蘇聯占領波蘭之後,對波蘭進行了長達四十余年的傀儡政府形式的統治,而在這期間,任何要求獲知卡廷事件真相的人都被視為反蘇聯的極端分子,因此使得卡廷事件一直被掩蓋。

等到德國攻入蘇聯卡廷森林發現真相後,蘇聯自然不肯承認,以至於這件事被撕扯了很多年。



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在絕密檔案中知曉事情的來龍去脈後,覺得無論如何無權向波蘭隱瞞事實。

1992年10月14日,葉利欽的特使皮霍瓦帶著20份絕密檔案親手交給了波蘭,波蘭則將其公布與眾,卡廷慘案就此水落石出。

至此人們終於明白,卡廷慘案的始作俑者並不是蘇聯口中的納粹德國,而是蘇聯自身,斯大林所隱瞞欺騙五十余年的歷史,也成為了籠罩在蘇聯歷史上空的一段陰影。



正如普京所言:

這樣的罪行沒有任何正當理由……

參考資料:《大國的崩潰》、《蘇聯絕密檔案》等。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