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认为炫豪车=爱国的人,并未脱离多数人的思维框架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韩国人来上海旅行,一群人为了向韩国来客炫耀“中国有钱”“中国强大”,开着豪车炸街,这无疑可以列入“迷惑行为大赏”。因为以文明世界正常人的脑回路,即使不从文明角度思考问题,仅仅权衡利弊,也找不出这种行为到底有啥好处。


炸街的到底是不是富二代还有待确认,因为“要想富,先低调”,尤其是当下,很多有钱人即使本来不低调,也要被迫低调。有人推测炸街的多数是租豪车骗流量的网红,也有一定可能性,或者二者皆有。

于我而言,这是一则地狱新闻,不过让我感觉“地狱”的不是那群炸街的人(不管他们是富二代还是流量网红),因为他们始终是极少数,如果没有受众,他们自己就会在无聊中撤退。“地狱”的是那些专程跑去叫好的街头围观者,那些在网络上将“炫豪车”视为“爱国行为”的人,那些自己996甚至已经失业却嘲笑韩国人吃不起水果的人。


有人又会说,这些叫好的看客也是少数人,大多数人不都觉得“炫豪车”的行为很幼稚吗?

我对此也持保留意见,因为这些现场或是网上叫好的看客,并没有脱离这个社会大多数人的思维框架。

我对车一向不讲究,纯粹将之视为代步工具,但我知道很多人不是这样,甚至见过租着很旧的房子,然后买了辆奔驰,每天半夜调个闹钟,下楼两三趟观察自己的车有没有被刮花的人。大多数人对豪车的态度仍然是“羡慕”,花掉几年甚至多年收入买辆豪车的行为并不少见,相比之下,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世界前列的那些国家,比如荷兰、比利时、德国,即使是郊区的中产阶级别墅,最常见的也是高尔夫这样的入门小车。

将车作为“面子”的一部分(不管是个人的面子还是“国家”的面子),即使到了今天,在这个社会上仍然是相当普遍的心态。马上要过年了,虽然经济不好,但租豪车回老家摆阔的人还是会有,毕竟租了好几年,这事儿不能断。而且这个群体的存在,恰恰说明老家有这样的土壤,有无数以车子衡量他人的人。


同样,马上就要过年了,那些关于山东的体制内段子又要刷屏,诸如“不孝有三无编为大”“没编制的工作都算不务正业”“开着帕萨特回老家,在车尾箱拎出几桶鲁花牌花生油,一定得是单位发的”……当然,这其实不是“山东特色”,中国各地都是这样,无非是有的地方比较严重,有的地方非常严重。

大多数中国人对他人的价值衡量都是功利化的:他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车,做什么工作,他的父母是干什么的,他是不是官二代或富二代,他每个月挣多少钱……

在婚恋市场上(“婚恋市场”这个词已经充分说明社会的极度粗鄙),很多所谓的“条件好”都显得特别可笑,比如我见过一段控诉,一位母亲说现在的年轻女孩子都不踏实不本分,理由是自己的儿子条件那么好,居然找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我儿子没到三十岁已经是副科级了,这么好的条件去哪里找,谈了几个都散了,这些女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他们从未想过,恋爱也好,婚姻也好,普通朋友的相处也好,是否适合的标准不只是你干什么工作,有没有体制内身份,也要看人品、才华、智识,也要看是否有趣。哪怕是最低条件,也得看是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工具人、机器人。

如果仅仅用工作、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将兴趣爱好、情感趣味都视为“多余”,这种价值观跟那些将“炫豪车”与“爱国”画等号的人真的有区别吗?我认为一点区别也没有,恰恰是这样的社会土壤,才会批量制造炫豪车的人。因为在大多数人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们的评价标准都是功利化的,他们对世界的评价标准同样是功利化的。所以他们对个体是否成功的判断就是挣多少钱、做多大的官,对国家的判断就是GDP和战狼。甚至可以说,在这种氛围下成长的人,如果不能实现认知的改变,那么根本就配不上文明世界的正常生活。

很多人都说,现代人物欲太强了,张嘴就是以前如何如何节约。我很反感这种论调,因为老一辈的节俭并不是基于真正的文明认知,而是一种“穷怕了”的应激反应,无数人一辈子都没有办法从这种应激反应和心理问题中走出来,以至于走向病态的节俭。至于当下人的强烈物欲,其实也是匮乏感导致的应激反应,他们急于用房子、车子和身份来显示自己在这个社会获取的安全感,但这显然是脆弱和可笑的。在我看来,真正的节俭是从小就拥有体面的生活但不追求物质,从小就能享受文明世界的各种成果,继而返璞归真。

“炫豪车”之所以让我感觉是地狱新闻,还因为那些叫好的看客在我眼中异常可怕。将“炫豪车”等同于“爱国”,智识之低下已经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这样的人太容易被忽悠被煽动(事实上他们也正是被忽悠的“成果”)。他们很容易陷入集体癫狂的状态,就像当年那代人一样。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21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