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李雪琳:剧集流量分布与内容变现的「错配」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如果我们把90%的精力、资源和心力都投入到决定最后10%价值的事情上,而在决定90%价值的事情上只投入了10%的精力,这就是一种严重的资源错配。

作者 | 王珊珊北京


1月16日,云合数据CEO李雪琳在新声年会中发表演讲,从数据的角度来剖析长短剧的未来。云合数据早已是业内公认和普遍使用的播放数据平台,而且他创办的另一家公司两比特科技,还在实际帮许多内容公司提供内容数据策略和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法。

李雪琳对剧集流量、用户触达以及它们彼此间的错配,既有来自数据的浸润洞察,也有来自营销一线的实践积累。我们希望他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对2025年的用户和流量的变化流转有更准确的认识。

以下是李雪琳的演讲实录(有删改):

今天我分享的题目可能有点绕,叫《错配》。刚才听菲总(柠萌影视联合创始人、CEO陈菲)讲话,我越听越开心,因为我听到很多我将要涉及到的关键词:产品经理、算法分发、剧集黏性,都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

菲总刚才讲了行业的历史沿革,以及长剧集面临的挑战,今天我们讨论的也是长剧集领域的问题,闭门会嘛,可以直接一点。我们认为长剧集领域确实有一些低垂的果子,这些果子是行业可以轻易摘到的,但遗憾的是这些果子没有被摘取。

比如算法这一点,长剧集领域在算法的运用上显然不够强。理解更长的内容,对于算法来说天然比理解短内容更具挑战,所以在分发上,长剧集确实比短剧集要难得多。我们观察到过去几年长剧集行业的情况,尤其是我们自己也参与了其中的一些项目,发现了很多问题,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思考。


我们发现的问题是资源的错配。

具体来说,就是剧集流量的分布与资源分配之间的错配。这里的流量分布指的不是不同剧集之间的流量,而是单一剧集内部的流量分布。我们把一个剧集的流量拆开来看,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第一集的流量,我们称之为「入口流量」;另一部分是后续集的流量,我们称之为「后续流量」。

我举个实际的例子,这里有两部在同一个平台上线的独播头部剧集,平台内的剧集都是S级或者S+级的。这两部剧分别是36集和38集,都是2024年上线的,更新节奏也差不多。我们来看这两部剧在上线前三天的入口流量,也就是第一集的观看人数。第二部剧的入口流量只有第一部剧的60%。从这个数据来看,第一部剧的起步要更强一些,更多人涌入去看第一集。


但如果我们看这两部剧的终局流量——也就是最后一集上线后30天的数据,第二部剧的V30(云合数据的固定指标)是第一部剧的3.4倍。这就意味着,尽管第二部剧的开头流量较低,但它的后续流量远远超过了第一部剧。那么,这两部剧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可以从每集30天的流量分布来看。第一部剧的入口流量和后续流量的比例是1:5,而第二部剧是1:12。这个比例非常重要,大家可以记住1:5和1:12这两个数字。

那么,剧集的播放价值究竟来源于什么?一方面,平台的会员收入是变现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广告收入也是关键。广告的投放需要有足够的观众来观看,不可能所有广告都集中在第一集。每一集的广告,只有观众看了,广告主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从收入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剧集在入口流量和后续流量上,价值实现的比例大致是1:5和1:12。

从量化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剧集的差异可以通过「粘性」来理解。

云合有一个指标叫做「粘性」,用来衡量第二集的流量为基准,看后续集流量的丢失情况。第一部剧的粘性只有30%,也就是说它能留住的观众相对较少;而第二部剧的粘性高达78%,说明它的留存能力很强。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