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影響唐朝歷史的三個粟特小人物(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康承訓引入沙陀,並非臨時抱佛腳,而是基於現實情況和作戰需要的最不壞的選項。至於這個決策引發的災難後果,不是康承訓所能預料的。


此時,亂世的陰雲已經密布在遠方的地平線上了。




▲紀錄片《中國通史》中的唐末藩鎮割據戰斗場面。(圖片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戰後,年過花甲的康承訓很快先貶蜀王傅、分司東都,再貶恩州司馬,上演了一場“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活劇。

這可能是康承訓對唐代歷史產生的最直接的影響,在之後爆發的王仙芝、黃巢起義中,宋威、高駢等將領都擁兵自守、顧望不前。宋威曾在康承訓麾下參與鎮壓龐勳起義,他對同僚說:“昔龐勳滅,康承訓即得罪。吾屬雖成功,其免禍乎?不如留‘賊’。”

03 禍起白馬驛,上演門閥終章

唐末朱溫的幕僚李振,出自中亞安國,七世祖是武德功臣、申國公安修仁。安修仁因為促成涼州歸唐,而受到禮遇。安史之亂爆發後,朝野不免厭惡胡人,尤其是安姓胡人,安修仁後人便改姓為李。




▲粟特人復原。(圖片來源:東華大學出版社《絲綢之路沿線民族服飾研究》 呂釗著)


光啟二年(886年)年底,仕途不順的李振,由金吾將軍外放台州刺史。當時錢镠、劉漢宏在浙東激戰,李振沒法上任,無奈進入了朱溫幕府為僚佐。

在朱溫麾下,李振官位並不顯赫,一度為天平節度副使,但朱溫經常交辦給他一些諸如調停爭端、安撫方鎮、聯絡朝廷等差使。

光化三年(900年),宦官劉季述欲行廢立。正在長安奏事的李振得知後,馬上東歸告知朱溫。當時,各方勢力都在拉攏朱溫,朱溫猶豫不決。李振陳述太監勢力不足成事,力勸朱溫站在唐昭宗一邊。果然,劉季述等人事敗被誅,唐昭宗復位。

此後,朱溫愈加重用李振。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