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影响唐朝历史的三个粟特小人物(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后梁太祖朱温画像。(图片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晚唐朝廷东迁洛阳后,李振往来朝廷与朱温之间,俨然成了朱温派往朝廷的代理人。李振每次从汴州来到洛阳,一定会有朝臣被贬逐,时人称他为“猫头鹰”。古人传说猫头鹰闻到人快死了就开始叫,是不祥之鸟。舆论对李振是又恨又怕。李振会见朝臣时,也是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李振为什么表现出这副令人厌恶的做派呢?


因为李振和朝臣分属两类人,且长期受到后者的欺压。

李振家族虽然入唐两百年,且世代不乏位居高位者,却没能跻身士族之列——至少不是中上层士族。李振是泽潞节度使李抱真的曾孙,在科举中累试不第。说明其家族能力有限,这让李振愤愤不平。李振后来大概率以门荫入仕(即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走的是官场的“杂途”,即便后来升至金吾将军,也没有走在仕途的“正道”上,缺乏后劲。

这不,他遭外放偏远的台州,更对掌权的士族清流们深恶痛绝。当赴任无望后,李振对继续在朝中为官绝望了,转身投入了藩镇麾下,选择了另外一条权力之路。

文人入幕府谋取功名是晚唐的普遍现象。藩镇凭借武力凌驾中央之上,加之文人们的生存环境剧变,经济条件等也发生较大变化,这些因素导致了幕府文人产生了“尊幕府而弃朝廷”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夹杂着权力欲望、个人恩怨和央地矛盾,又与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相互作用,一旦发酵成熟,不知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浪。

当时,出身寒微的柳璨,投靠朱温,不到四年即入阁拜相,为出身高贵、资历深厚的人轻视排挤。有占卜的人说:“君臣俱灾,宜诛杀以应之。”柳璨趁机诬陷裴枢、独孤损、崔远等清流宰相聚众妄议、怨望腹非,怂恿朱温诛杀他们以堵塞灾异。李振也对朱温说:“不若尽去之。”朱温没有杀戮这些清流,而是将他们一贬再贬。

天佑二年(905年),为了斩草除根,朱温矫诏差人到各清流重臣所在州县,赐他们自尽。其中,静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仆射崔远等“衣冠清流”刚好集中在滑州。六月戊子朔,朱温下令将他们杀害在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境内)。李振进一步怂恿:“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河,永为浊流。”于是,朱温下令将他们投尸黄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滑县道口古镇。(图片来源:滑县人民政府)

不知李振在当时有无亲临现场,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他应该有一种大仇得报、扬眉吐气的快感。

当清流重臣们的尸体在浑浊的黄河里随波浮沉的时候,残唐也到了气息奄奄的最后时刻。唐朝朝廷最后的依靠力量遭连根铲除,王朝没有继续存活下去的可能了。


天佑四年(907年),唐哀帝被迫禅位,朱温登基称帝,建立后梁,正式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序幕。门阀士族的那一套规则、做派和意识形态,也被浑浊的黄河水荡涤一空,再无重生的可能了。

黄巢起义彻底埋葬了在中国绵亘700多年的门阀士族,李振推动的“白马驿之祸”则像是门阀士族谢幕的戏剧性画面。

后梁建立后,李振历任殿中监、户部尚书、崇政院使等职。梁末帝时,李振失势,投闲置散。

龙德三年(923年),后唐灭梁,李振屈膝迎降,第二天全家即遭处死。

三个不同时期的唐代粟特小人物的故事至此结束了。

如果不说他们的粟特出身,读者想必都不会注意到他们的族属——三人越往后越是如此。他们已经融入了唐代社会,族属因素并没有在他们的人生选择和命运中发挥大的作用。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7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