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男子花数十万买烟草局工作,实习后发现被骗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最近两年,姜怡发现,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朋友圈频繁发布全国范围内的招聘信息。和林简义的情况相似,当时她已经备考公务员两年都未能如愿。对方发布的一些信息她特意查询过,确实是企业在招岗位,而且对方在朋友圈隔三差五分享转账记录和收据照片,也增加了可信度。


终于,2023年中旬,当姜怡看到关于西安电网的招聘信息时,她找到对方,在家人帮助下花了10万元定金,买下这份工作。

无论自身经济条件如何,这些年轻人们都迫切地渴望着一份“铁饭碗”,他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经济和就业形势的担忧,如果花钱能给未来上个“保险”,即便冒着风险,他们也愿意“搏一把”。


付完定金后,林简义足足等了四个月,才等来“新工作”的动向,2024年3月,中介公司要求他前往河南郑州,参加烟草行业的岗前培训。



林简义参加中介组织的培训期间佩戴的学员证。讲述者供图

培训地点设在一家靠近河南郑州烟草研究院的公寓式酒店。从一开始,这场培训就显得格外“神秘”:签到时,林简义被引导到酒店的角落;培训期间,学员们被严格禁止拍照或发布朋友圈。负责管理的组长和班长更是在头两天反复叮嘱大家,“如果有人问,就说交了4500块钱来这里培训的。”这些要求听起来耐人寻味,但考虑到中介公司一再强调的“内部渠道”,林简义暂时选择相信。

那场培训持续了七天,现场学员有 100多人,很多都是面庞稚嫩的年轻人。林简义的住宿由中介公司全程安排。他的室友告诉他,自己也花了三四十万,通过中介机构“推荐”进来。培训日程安排得紧凑,他们白天听“专家”讲座,晚上回酒店撰写心得体会。授课的讲师们自称是烟厂的退休职工和干部。


培训结束后,林简义回到潮州,立刻辞去了法院合同工的工作。其实早在他签合同时,中介就曾要求他辞职,以便为他“办理烟草局的社保”。当时,林简义心里并不踏实,“我怕我先辞职他们没有给我买。”参加完培训后,他觉得“有点靠谱了”。

几个月后,林简义再次接到通知,这次是让他前往贵州毕节的一家烟草营销中心实习。实习团队有20多人,许多都是上次培训时的熟悉面孔。他们被分配去实验室观摩抽样检测,去烟站帮忙分拣烟草。

一切都在稳步推进中,林简义曾经的疑虑也一点点消散,他感到自己离梦想的工作越来越近了。


出售工作的人

曾就职于一家中介公司,小叶很清楚如何识别那些急于找工作的人。这是他工作的重点:通过在各个社交平台发布吸引性的文案,专门针对那些学历平平、希望找到稳定工作却苦于没有渠道的人。

当求职者们被他的“引流”文案吸引而来,小叶提前为客户们准备好了两套方案:免费推荐和付费推荐的工作。然而,这其实是一种话术。小叶说,“所谓的免费推荐,只是从招聘软件上随便挑几个岗位推荐过去。”

推荐付费工作才是他的主要目的。这套方案里的选项丰富,他展示了五张表格,包含烟草、银行、医院、学校、水利局和航空等行业的岗位,售价5万到30万不等。售价30万的烟草局岗位他通常不会主动推荐给客户,“最贵的最不容易成交。便宜一点的(他们)咬咬牙也就付了。”

根据小叶的说法,在他们公司,有些情况下确实可以买到工作。他促成的最多案例,就是将求职者送进一些私立学校。这些岗位大多求职者自己也可以在招聘软件上找到,只不过中介公司会通过包装来提升吸引力,比如调整薪资待遇、工作时间和岗位性质等描述。“基本符合要求,没啥智力问题、学历问题都能成功应聘”。通过中介支付费用的最大作用在于增加“保障”。另一位行业人士说,“这也是因为大学扩招,符合要求的人太多了。”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6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