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男子花數十萬買煙草局工作,實習後發現被騙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直到這時林簡義才真正冷靜下來,仔細復盤這樁買賣。這段時間以來,不管是崗前培訓還是實習通知,都是來自一個私人號碼,他從未收到任何官方通知。對方承諾自己辭職後就續社保,但半年過去了,他的社保仍是斷繳狀態。他在事後查詢發現,自己合作的這家中介公司,事實上是在自己交款前幾天才臨時注冊成立的。


“那時我就感覺,我應該被騙了。”林簡義說。

趙琳也沒等到安置工作,付款後好幾個月,她只等來了各種推脫的借口:文憑出了問題,超過30歲,年齡不符……承諾的上崗期限也從最初的半年拖延至一年。趙琳要求跟中介視頻或見面,都被借口搪塞了。


姜怡則在更早意識到了不對勁,交完款當天,她回家在社交軟件上搜索“高端就業”,看到鋪天蓋地的“避雷帖”,立馬找到對方要求退款,但已經晚了。

幾家公司都以各種借口拒絕退款。他們分別報了警。



林簡義參加的培訓結業典禮現場。講述者供圖

近年來,圍繞有償就業安置引發的法律糾紛不斷。姜怡記得,報警時,警察也告訴她,“接到這類的騙局太多了”。在裁判文書網上,也有大量“高端就業安置”引發的刑事和民事訴訟。

2024年11月,蘭州警方偵破一起特大招聘詐騙案,進一步揭開了此類騙局的常見套路。這場持續近三年的騙局涉案金額超過8000萬元,受害者多達400余人,均為大學應屆或往屆畢業生,引發廣泛關注。


根據蘭州公安的公開披露,案件主犯於某曾是蘭州一家國企的臨聘人員,因熟悉國企招聘流程,從2021年底開始策劃這場精心包裝的騙局。他伙同多人,以“安排央企、國企和黨政事業單位正式編制工作”為誘餌,專門針對甘肅省各地的大學畢業生實施詐騙。

為了提升騙局的可信度,於某等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詐騙體系:他們注冊成立了一家人力資源服務公司作為掩護,租賃多處場地偽裝成“考場”“培訓中心”或“會議室”。從發布招聘信息到組織考試、面試,再到安排體檢和崗前培訓,整個流程被設計得環環相扣。他們甚至為受害者提供工裝、工牌和制服等入職裝備,以增強騙局的真實性。

這套精密操作中,或許最讓人難以防范的是他們的“群演”策略。警方調查發現,於某的“公司”裡,真正從事日常工作的只有一人,其余全是臨時雇傭的“群演”。這些人被安排扮演各種角色:有的假裝公司員工在工位上忙碌,有的在“考場”中假裝考生,有的甚至冒充“內部關系的大領導”,專門安撫受害者。


與此同時,詐騙團伙會運用多種手段拖延時間。一些受害者被安排以合同工身份進入真實的國企工作,並被告知很快就能“轉正”。當受害者質疑時,他們偽造文件和新聞,例如篡改國企網站上的巡視報道,或者編造“上級領導出事”等借口,進一步穩住受害者。

在整個詐騙鏈條中,每個“工作崗位”的收費從幾萬元到二十萬元不等。經過中間人層層加價後,一些崗位最終以高達五六十萬元的價格出售給求職者。

為防止高校畢業生遭受求職詐騙,早在2023年6月,公安部、中央網信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多部門聯合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發布預警信息,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打擊冒充部委、國企、央企的違法犯罪活動。

事實上,就在林簡義去河南參加培訓後不久,中國煙草培訓網和河南省煙草專賣局相繼發布聲明,明確表示從未委托或授權任何機構、組織或個人舉辦招聘考試、面試輔導班或崗前培訓。可惜這些聲明他直到幾個月後才看到。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6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