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徐志摩之子定居美國,後代竟無一人懂漢語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徐志摩因《再別康橋》中的“輕輕的我來了”廣為人知,這首詩也讓他在文化界聲名大噪。


常言道文人才子多有風流韻事,徐志摩也不例外,他的感情生活總是被人津津樂道,甚至被冠以“渣男”的稱號。

在張幼儀兄長張君勱的安排下,他與原配張幼儀在懵懂中就結了婚。第一次見到張幼儀時,他非常的失望,覺得張幼儀就是一個鄉下“土包子”,這樣的開始,注定了這段婚姻不會長久。


後來徐志摩在海外留學的時候,邂逅了著名的才女林徽因,那時的林徽因正值青春年華,美麗且充滿活力,徐志摩就這樣沉溺在了對林徽因的感情中。他全然不顧家中懷有二胎的妻子張幼儀,堅定的跟張幼儀離了婚。至此,張幼儀只能獨自承擔阜陽兩個孩子的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後來他和陸小曼又在一起,但二人並沒有生下孩子。

徐志摩之子徐積鍇:家族傳承與文化斷裂





其實張幼儀並不是徐志摩所說的“土包子”,她出生於一個權貴家庭,是一個從小接受著先進教育成長起來的大家閨秀。

1918年,張幼儀為徐志摩生下第一個兒子徐積鍇,之後次子彼得也呱呱墜地。但在徐志摩心中,她只是一個“傳宗接代”的工具,他們的婚姻也不過是迫於家庭壓力湊合而成的產物,沒有感情一說。

有一次張幼儀帶著徐志摩去醫院探望生病的小兒子,徐志摩也沒有表現出過多對孩子的關懷,當時的他全部身心都放在了林徽因身上。



後來,小彼得不幸夭折,大兒子徐積鍇成為徐家獨苗,備受眾人寵溺,不過徐志摩對兒子的態度比較微妙,徐志摩在他9歲時還帶著他一起踢過足球,但父親在徐積鍇心中仍是一個很復雜的人。



在徐積鍇13歲時,徐志摩飛機失事,他還跟著舅舅去給徐志摩收屍,並參加了公祭儀式。

徐積鍇在中國完成初中和高中學業,隨後進入交通大學深造,學習土木工程專業。1947年,正式移居美國。在此之前,在母親的安排下他結了婚,並誕有三女一子。在美國,徐積鍇繼續努力學習,攻讀經濟學和土木工程專業,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身為徐志摩的後代,徐積鍇的子女沒有一個會說中文,並且他們大多投身於工程設計、數學等領域,與文學幾乎絕緣。

徐積鍇子女:才華橫溢卻遠離文學,母語漸失



徐志摩的後代不會說中文這件事,其實是受到了生活和環境所影響。1947年,徐積鍇離開大陸時只有他和他的妻子,他的四個孩子由母親張幼儀照顧。張幼儀本身的生活還不錯,不僅有家人和朋友的幫助,離婚後她還努力學習英語,當上了老板。

在抗日戰爭時期,張幼儀通過囤積軍用染料獲得了一筆可觀的財富。這筆財富不僅為她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也讓遠在美國的徐積鍇夫婦更加安心地將四個年幼的孩子托付給她照顧。然而,隨著解放戰爭的爆發,張幼儀的生活變得艱難起來,但她依然堅強的獨自撫養著這四個孩子並把他們送去香港生活。

徐積鍇的大女兒徐稘在回憶起這段艱難時光時,對祖母的堅強深感敬佩。她表示,這段經歷對她和弟弟妹妹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得他們在之後都獨立自強,並發展出自己的一番事業。




徐志摩的後代們個個才華橫溢,成就斐然。

大孫女徐稘,生於 1939 年,自幼深受祖母的影響,秉持著努力不懈的人生態度。在美國,她本科攻讀數學專業,碩士則轉向商業管理,憑借出色的表現,贏得了國際知名IBM公司的青睞。

二孫女徐放,1944年2月出生,她在大學期間專攻室內設計,畢業後曾在多家建築設計公司任職。退休後,徐放投身於慈善事業,為眾多中國貧困兒童提供了上學的機會。

三孫女徐行,同樣才華橫溢,她從事教育行業,並攻讀了博士學位。

而徐志摩唯一的孫子徐善曾,則是所有後代中最為傑出的一個。1946年出生的他,成功考入了美國著名的耶魯大學,並獲得了四個學位的殊榮。畢業後,徐善曾不僅被美國原子能委員會邀請工作,還擔任了紐約某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在金融領域展現出了卓越的天賦。





遺憾的是,作為徐志摩的後代,他們沒有一個人從事與文學相關的領域,甚至連母語漢語都不會說了。曾經多次來到中國的徐行和徐善曾,回到家鄉也需要翻譯來溝通,他們的後代應該就更加不會了。

2007年,徐積鍇逝世,享年101歲。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