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這部9.8分的"貓片",看哭了無數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我想這大概是它表達愛的方式,意思是:‘我雖然不喜歡你抱,但我還是愛你的。’”這讓解蕾反思自己在親密關系中的表現,是否因為自我需求而忽略了對方的感受。


解蕾照顧老二“夭夭”的過程,則像極了片中《小火車計劃》那一集。“小火車”原本人一靠近就露爪子,在貓行為訓練師“喜樂爸”“喜樂媽”為期兩年的陪伴下,漸漸卸下戒備。到家第35天,它第一次在人類在場時進食;第104天,它在夜晚悄悄靠近,試探地碰了碰喜樂媽的手,又迅速縮回。




喜樂媽正在陪“小火車”玩。(圖/《養貓的人》)

現在,小火車已經像所有小貓一樣玩逗貓棒,還學會了按鈴、和人同床共眠。那些曾經難以想象的親密行為,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悄然發生。

流浪貓夭夭則從第一天回家時應激尿床、“哐哐”揍人的小家伙,變成了整天纏著解蕾的“粘人精”。“訓練不是魔法。”解蕾一直記得喜樂爸說過的這句話。貓有很多不為人類所知的秘密,它們的每一個行為、情緒背後,都是有根源的。很多時候,是養貓人沒能發現它真正的需求,“與其說訓練師訓的是貓,其實是在調整人的行為”。




《小火車計劃》。(圖/《養貓的人》

如何對待貓,便如何對待人

更多時候,貓與人的關系,不僅局限於養貓人和貓之間。它們四處游走,構成城市和社會的一部分。《養貓的人》最後兩集,就將目光投向北大校園廈門鼓浪嶼的流浪貓問題。


要准確統計城市流浪動物的數量不是件易事。據《2024年中國寵物管理白皮書》顯示,2024年中國流浪貓約5000萬只,流浪狗約4000萬只,流浪犬貓數量占世界流浪動物總數的五分之一。

流浪狗數量的增多,和城市化進程中城鄉接合部的拆遷息息相關;而近年來流浪貓數量激增,則主要是因為家養貓咪被遺棄、出走,以及寵物市場對特定品種貓的無序繁育。“流一代”迅速繁殖,導致流浪貓在城市生態系統中的角色變得更加微妙。互聯網上,不少人以“流浪貓會危害本土野生動物”為由,開始鼓吹撲殺流浪貓的論調。

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TNR即trap-neuter-return(抓捕—絕育—放歸)作為控制流浪貓數量的有效方法。這也是北大流浪貓關愛協會(以下簡稱“北大貓協”)所秉持的理念。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