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俄羅斯: 斯大林當年幹成的事 俄羅斯還想再來一次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普京心中的終極目標,和80年前的斯大林一樣?英國新聞評論網站《Unherd》不久前發表了一篇非常有趣的評論員文章。文章指出,普京的終極目標是建立“雅爾塔2.0體系”。和當年的斯大林一樣,打造一個全新的國際秩序——這才是他想要從與特朗普(专题)在談判中得到的東西。




【文章指出,普京的終極目標是建立“雅爾塔2.0體系”】


今年是雅爾塔會議召開80周年,文章認為此事在普京眼裡,不僅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歷史事件,它更代表著俄羅斯現在的機遇。2025年的世界舞台與1945年非常相似——俄羅斯的勢力范圍,甚至其心臓地帶都受到“西方勢力”的威脅,而莫斯科正在軍事和政治領域“逆流而上”。

文章隨後拋出第一個關鍵論點:俄羅斯並非天生要主宰歐亞大陸,只有在西方的幫助下,它才會成功。

“蘇聯之所以能在二戰後統治整個東歐,斯大林依賴的並非克裡姆林宮,而是他的兩個對手——羅斯福和丘吉爾,他們都以自己的方式幫助實現了蘇聯未來幾十年的帝國野心,而這正是雅爾塔會議給西方帶來的真正教訓。”



【文章指出,在普京眼裡,2025年的世界舞台與1945年非常相似】

文章還例舉了幾個歷史上的例子:比如17世紀初期,莫斯科公國處於內憂外患之中,而羅曼諾夫家族的第一位沙皇——米哈伊爾一世正是在波蘭人的支持下才於1613年加冕的,他甚至曾在被波蘭占領的克裡姆林宮住過一段時間。

再比如18世紀末,沙俄在戰勝老對手波蘭和立陶宛後,通過與普魯士和奧地利達成交易、簽署協議,最後瓜分了波蘭。通過與對手的合作,沙俄在東歐建立了新的力量平衡,並最終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得到了確認,這種平衡一直持續到了1914年的一戰爆發。

同樣地,蘇聯在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和柏林做到的事情是“擊敗納粹”,而二戰結束後發生的事情,則是於1945年在雅爾塔決定的,斯大林說服了羅斯福和丘吉爾,讓他們默許蘇聯的觸角伸向整個東歐





【今年是雅爾塔會議召開80周年】

在此基礎上,文章拋出第二個論點:習慣以“歷史周期論”思考的俄羅斯政治精英認為,在蘇聯解體後,雅爾塔2.0體系早就應該建立了。

正如普京在2005年所言“蘇聯的解體是本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這句話不應該被簡單理解成普京對蘇聯的“懷念”,而是反映出了俄羅斯對現狀的不滿和恐懼:

“一個新時代的確到來了,但用來取代冷戰秩序的新力量平衡秩序並未出現,而在舊的秩序下,並沒有適合俄羅斯的位置。”


文章強調,普京下令開戰絕不是僅僅為了烏克蘭的領土,而是通過征服烏克蘭,迫使美西方認同它所認為的“自然權利”,並明確劃出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勢力范圍邊界,按照莫斯科的意願恢復力量平衡——盡管烏克蘭人並不願意接受這種“邊界”。

隨後文章引出最後一個論點:正如以前一樣,俄羅斯無法獨自建立新的力量平衡和國際體系,它必須同美西方進行艱難的談判,而善於交易的特朗普則可能是普京需要的合作伙伴。



【善於交易的特朗普可能是普京需要的合作伙伴】

如果俄羅斯試圖單方面采取行動建立新秩序,會發生什麼?文章例舉了1920年的例子,當時年輕的蘇聯在基輔擊敗波蘭軍隊後,列寧希望一鼓作氣,將十月革命的果實向歐洲傳播,結果蘇軍最終兵敗華沙,列寧被迫簽署《裡加條約》,劃定了蘇聯與波蘭的邊界。


20年後,斯大林從列寧的錯誤中汲取了教訓,將蘇聯紅軍的強大軍事力量與巧妙的外交策略相結合,說服西方接受蘇聯的勢力擴張。而這一策略無疑是成功的,莫斯科的權力比沙皇數百年統治的任何時候都要大。

如今,有跡象表明普京同樣准備好再次與西方談判,建立雅爾塔2.0體系。2021年12月,也就是戰爭爆發的三個月前,俄羅斯向美方提交了俄美安全保障條約草案,以及俄與北約成員國安全保障措施協議,其中內容包括禁止北約進一步東擴,禁止美國在非北約成員國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也不能與這些國家進行軍事合作。



【俄方向美方提交的安全保障條約草案,其中要求禁止北約進一步東擴】

可以說,當初普京交給拜登(专题)的這兩份文件,就是俄羅斯追求的雅爾塔2.0體系的基石。文章指出,烏克蘭在其中並非扮演核心的角色,在烏克蘭之後,摩爾多瓦和格魯吉亞就將成為俄羅斯的下一個目標,而已經是北約成員國的匈牙利和羅馬尼亞也並不安全。

整體而言,這篇文章的確為我們在沖突爆發3周年之際重新看待烏克蘭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穎的角度——俄羅斯口中的“多極化世界”,其實就是把“雅爾塔2.0體系”說得好聽點,避免讓人聯想到帝國主義和擴張主義。



不過文章的推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現在的俄羅斯絕非80年前的蘇聯:在雅爾塔會議上,美國迫切希望蘇聯向日本(专题)宣戰,而當時(1945年2月)原子彈能否成功還不得而知,羅斯福擔心進攻日本本土要付出的代價太大。

而現在普京卻沒有同等的籌碼,除了能源,西方幾乎不需要俄羅斯的任何東西。另外,斯大林當初之所以能說服羅斯福和丘吉爾,背後離不開強大的蘇聯紅軍——而如今俄軍到底是怎樣的實力,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

更重要的是,當初建立雅爾塔體系的是美蘇英三個國家,現在如果要建立雅爾塔2.體系,恐怕也少不了第三個世界性大國的參與——而中國是否支持或默認這種大國協調的模式,是各方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63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