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比抑郁症還嚴重的心理疾病出現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年之計在於春,新學期開學不久,部分孩子已經出現了不適狀況:


肚子痛、惡心嘔吐、入睡困難,甚至性情大變......

很多家長不以為意,認為是“裝的”,矯情,逃避上學。實際上這是病:開學焦慮症。


數據顯示,開學前一周,中小學生出現焦慮症狀的比例高達60%。

開學成了孩子的“渡劫日”。

這些焦慮的孩子,很可能會為抑郁症比例貢獻分子。

近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澄清:中國的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大概2%左右。

雖然只有2%,但基於中國龐大的人口規模,也意味著有300多萬青少年被抑郁症折磨。

而且,抑郁症的診斷主要靠看外表現象,如果患者故意隱瞞等(比如有種“微笑型抑郁症”),診斷就會出錯。

而目前抑郁症就診比例僅為9.5%左右。

有種邏輯是,不去醫院看病的,就沒毛病。

比抑郁症還可怕的心理疾病

更可怕的是,年輕人正面臨一種新的困境——空心病。

早在2016年,心理學教授徐凱文觀察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面臨著類似一種“空心病”的的困境:

他們感到自己活著的意義被剝奪,生活失去了價值。

空心病與抑郁症同屬心理疾病,但有本質差異。

抑郁症屬於臨床精神疾病,表現為情緒低落、食欲紊亂等軀體症狀,以及自責絕望甚至求死等極端情緒。

空心病從症狀上可能符合抑郁症診斷,但表現不明顯,能完成學習、工作甚至表現優異,但內心空洞,生無可戀。


抑郁症患者如同被困在黑暗房間,但渴望被治愈,渴望走出黑暗。

而空心病人群卻像置身白茫茫的雪原,內心空洞,在光明中迷失方向。



抑郁症是不分年齡階段的,但是空心病多發於剛成年的人身上:

覺得人生毫無意義,得過旦過

找不到同類人覺得沒人了解我


沒有濃烈的愛與恨,也沒有努力想要接近的人

沒有遇到什麼挫折,但依舊無法打起精神

在喧鬧的快樂後,感覺更加疲憊

對生活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抑郁症是“心理流感”,空心病則是“靈魂失重”。

當靈魂失去燈塔

“空心病”更青睞“別人家的孩子”?

徐凱文教授在2016年發布了一組統計數據:

北京大學大一年級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有30.4%厭惡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有意義;有40.4%的學生認為活著人生沒有意義。

普羅大眾更難以理解,這群“別人家的孩子”,條件優渥,成長順利,滿載贊譽,未來不可限量,為什麼還會丟失了人生的意義?

因為職業關系,徐凱文接觸到的基本都是北京大學的學生,這是他提出“空心病”的樣本基礎。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29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