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比抑郁症还严重的心理疾病出现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孩子最需要的是幸福的能力


几年前,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团队调查30多万中国中小学生,发现很多孩子出现“四无”现象:

学习无动力、社交无能力、对真实的世界无兴趣、对生命价值无感受。


彭凯平说:“我们现在最该给孩子的,不是吃苦的能力,是幸福的能力!”

知乎上的一个回答获得了上万的点赞:

从来没人教你友谊破裂,家庭不和睦,感情受挫,亲人离世,宠物生病,遇到创伤,被欺凌,抑郁,焦虑,孤独,寂寞,压力大时该怎么办。

不愁吃穿,满黑板的公式和文字,知道发烧了吃药,成绩差了恶补,唯独没有人把你的情感生存当回事。

这个回答道出了多少学子的心声!

当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你如果考上985,你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了,却没有人告诉他们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当父母苦口婆心地告诉孩子,你如果在大城市买房落户,你就可以生活得舒服了,却没有人告诉他们到底什么才是幸福。

需要一场认知和行动革命

很多家长不理解,现在的小孩精神压力哪里来的这么大?怎么这么脆皮?


人类学家项飙提出“生命力”这一概念,指出教育系统正在大范围“捕获生命力”。

通过无止尽的上课、刷题、考试等捕获学生的体力、长期注意力及意义赋予能力,只是为了获得高分。这种“捕获”是无声的、巨大的,又是持续不断的。

而推动它的这双手,恰恰是“为你好”的成人!

成人把自己的价值观、过去的认知灌输给孩子,却忘记了作为独立个体的孩子的需求。


很多孩子成长的过程收到的信息都是:如果那样你就很好,就叫成功了。

很多孩子就这样活成了别人期望中的好的样子,却不知道它有什么意义。

而事实上,这个时代正在经历从“生存竞争”到“意义追寻”的文明跃迁。

梁文锋、王兴兴、饺子导演这些年轻人的成功告诉我们:

成功的意义已经重新定义,教育的底层逻辑已经颠覆。

建立在恐吓和制造焦虑的基础上的教育只会让我们失去更多有天赋的孩子。

当我们不再用KPI衡量灵魂的丰盈程度,当成功学让位于生命哲学,那些在意义荒原上徘徊的年轻人,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空。

防治空心病不仅是对个体的救赎,更是文明存续的必修课。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