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當CP變對家,嗜血法則下的利益搶奪戰|頂流互撕錄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很多時候,硝煙,是看不見的,但暗潮洶湧。


明星之間,正是如此。特別是表面看上去關系匪淺的藝人,往往台面下勢如仇敵。

今年春節檔,肖戰主演的《射雕》,其粉絲指控,有不少王一博粉絲跑去豆瓣打一星,以至於,上映一周才開分。當然,這一切並不是沒有來由的。2023年春節檔,王一博主演的《無名》,同樣遭遇諸多肖戰粉絲的一星差評,豆瓣分數也是姍姍來遲。


春節後,又傳出王一博關注了一位粉絲,而這位粉絲曾經大肆批評肖戰。這讓“博君一肖”昔日這對大熱CP之間的爭斗,成為焦點。

為什麼當初搭檔過的,會成為敵人?在飯圈,有個“專有名詞”來形容這種關系——對家。

“對家”這個詞兒,最初源自麻將,指坐在自己對面位置的玩家。在四人麻將中,兩兩相對,左手邊玩家叫“上家”,右手邊玩家稱之為“下家”,坐在對面的人,則被稱為“對家”。這一叫法,後來被引申到其他領域,泛指與自己處於對立或競爭關系的人或團隊。

飯圈文化中,“對家”被廣泛用於描述偶像之間的關系,既形象,也貼切。第一個用這個詞匯的人是誰呢?不可考,但挺天才的。後來,“對家”一詞從粉絲延伸到藝人側,成為明星身邊人描述外部競爭者的特定稱謂。

從炙手可熱的新晉偶像到曾經叱吒風雲的老牌巨星,他們之間的爭斗如同江湖恩怨,既隱秘又激烈。粉絲間的罵戰、團隊的公關博弈、資源的爭奪,甚至情感的糾葛,無不交織出一張復雜的網。

在利益的鉸鏈下,是嗜血的法則。




是隊友,是CP,是搭檔……同時,也是敵人。

“博君一肖”這對CP,從《陳情令》時期的“夏日限定”,到現在,淪為內娛最著名的“對家”樣本。


2024年10月,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一場看似平常的粉絲接機活動突然失控。人群中,舉著“肖戰”燈牌的粉絲與手持“王一博”應援棒的隊伍擠在一起,口號聲此起彼伏。突然,有人尖叫:“別擠我!”緊接著,一只水瓶飛出,砸中了一名保安的肩膀。混亂中,機場安保緊急介入,航班延誤了半小時。

事後,微博熱搜爆了——“肖戰王一博粉絲機場沖突”。雙方粉絲互相指責對方“挑釁”,而兩位主角卻未發一言。

這並非娛樂圈第一次因明星之間的暗戰走進現實,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在聚光燈下,他們是粉絲心中的神只;在鏡頭外,他們卻是資源、名利和地位的角逐者。

2019年夏天,《陳情令》爆火,讓肖戰與王一博一夜之間成為國內最炙手可熱的頂流。劇中,兩人飾演的魏無羨與藍忘機,贏得了粉絲喜愛。彼時,在劇外,肖戰與王一博的互動也十分頻繁,無論是合體參加綜藝節目,還是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都讓粉絲們津津樂道。他們的CP粉,也就是“博君一肖”粉,更是將兩人的關系推向了高潮。

然而,劇終人散,兩人的關系逐漸疏遠——隨著兩人在娛樂圈的地位逐漸穩固,資源競爭的壓力也隨之而來。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