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吃得鹹,真的會早死!一份給普通人的的減鹽方案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家庭廚房場景


研究顯示,家庭廚房貢獻了中國居民膳食鈉來源的 70%~80% [7-8]。家庭減鹽任重而道遠,但家庭減鹽的好習慣一旦養成,又是受益終身、惠及全家的。

具體如何操作?

*操作要點:步驟 1~7 的難度遞增,可以結合家庭情況選擇實施,堅持穩步推進。

第一步,評估家庭食鹽攝入量。

如果一日三餐主要在家吃,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方法粗略估算家庭人均食鹽攝入量:每次買鹽後在鹽袋子上記錄下購買日期,用吃完一包鹽(約 400 克)的時間推算每天每人攝入了多少鹽。如果在此期間能做到盡量少吃預包裝零食,則能大大提高估算准確度。

有了統計結果後,可以據此制定家庭周期性減鹽目標。比如,利用 3 個月時間,從 10 克/天降低到 8 克/天;再用 4~6 個月時間,降低到 6 克/天甚至 5 克/天。

使用限鹽勺、限鹽罐也是不錯的方法,既能大致評估用鹽量,也能起到提示減鹽的作用。但常見的一個錯誤是,因為覺得放少了飯菜沒味兒,將它們當成普通鹽勺、鹽罐使用。一次放好幾勺,依然起不到減鹽效果。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第二步,避開那些不叫鹽的含鹽調味品。

除了鹽本身,醬油、蠔油、雞精、味精、松鮮鮮、黃豆醬、甜面醬、豆瓣醬、番茄醬等各種調味醬中都有不少鹽,醋、小蘇打中也有少量鈉。在家做飯時,最好不要重復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這些調味品,這是一個相對少痛的減鹽方法。


第三步,將含鹽調味品換為香料。

大多數食物並不是多放鹽才好吃。烹飪界有句話“壞廚子用鹽,好廚子用香料”。如果覺得少了琳琅滿目的含鹽調味品影響菜品口味,可以多用香料替代。

除了中餐中常用的蔥姜蒜、香菜、洋蔥、花椒、辣椒、八角、桂皮、香葉等香料,也可以多嘗試檸檬、香茅、香草、羅勒、迷迭香等調料。尤其是檸檬汁,其酸味可以“放大”菜肴本身的鹹味,非常適合減鹽。

像香茅草烤魚、檸檬香草烤雞、迷迭香烤羊排、冬陰功湯、檸檬海鮮湯、羅勒意面這些擅用香料的菜味道都很誘人。

第四步,善用可以“減鹽”的食材。

和檸檬一樣,醋的酸味也能凸顯鹹味,達到減鹽目的。還有游離氨基酸(如谷氨酸)帶來的鮮味,以及辣味、辛香味,甚至苦味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使鹹味更明顯,大家除了可以用這些味道的調料,也可以用有這些味道的食材,如菌菇、海帶、西紅柿游離氨基酸含量豐富,能提供鮮味;苦瓜、苦菜、苦菊的苦味可能會讓鹹味在其對比之下更突出。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