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著名演員於洋逝世!他去天堂與家人團聚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點擊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2025年3月1日晚上8時30分,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於洋不幸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消息一出迅速沖上熱搜,廣大老影迷以各種方式懷念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於洋。

於洋曾是一代觀眾的集體記憶,主演了《青春之歌》《水上春秋》《留下他打老蔣》《戴手銬的旅客》《大浪淘沙》《暴風驟雨》等眾多經典影片。

1962年,於洋當選為“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

2010年,於洋榮獲金雞百花節終身成就獎。

2005年,於洋唯一的兒子於曉陽突發疾病離世,年僅45歲。



2025年1月17日,於洋的結發妻子楊靜在北京離世,享年97歲。

於洋是去天堂裡與兒子、妻子團聚了。在另一個世界裡,他們依然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01

細數五、六十年代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於洋是不得不提的一位。他身高1.78米,外形魁梧帥氣,表演質樸深沉,在一眾男演員中有著很高的辨識度。

於洋, 1930年10月4月出生於山東黃縣農村,父母都是農民。“細品名人”在全國一家知名媒體做編輯記者時,面對面地采訪過於洋、楊靜老師。今天,“細品名人”以此文,懷念天堂裡的於洋、楊靜老師。



(於洋與妻子楊靜)

於洋是遺腹子,從未見過自己的父親。他出生前,父親一直在東北打工養家。

父親去世後,母親帶著尚未降生的於洋和他的兩個哥哥去東北料理後事,後流落到吉林長春。



母親靠給人縫補、漿洗也養不活自己和3個兒子,便忍痛將於洋送到當地的孤兒院。

這裡的孤兒院是國民黨政府辦的,工作人員看不起這些貧苦家庭的孩子,經常虐待打罵於洋等孩子。

於洋擔心自己被折磨致死,一年多後他趁天黑逃了出來。



(年輕時的於洋)

於洋嚷著要讀書,他的兩個哥哥去工廠做童工,與母親一道送於洋上學。於洋小學就讀於吉林北山小學,中學就讀於長春文化中學

1945年日本投降,於洋於這年10月參加革命。於洋挺拔帥氣,外形俊朗,先在東北局土改工作團工作,後被調到東北炮師當文化幹事。

1948年,東北電影制片廠(後來改為長春電影制片廠)籌拍影片《橋》,於洋因為長得帥,身材好,被安排在片中飾演青年工人吳一竹。



《橋》是解放區拍攝的第一部大型故事片,在當年有著很大的影響。

02

1949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影片《衛國保家》(原名《革命姻緣》),導演是嚴恭,於洋在片中飾演男主角,女主角由青年女演員楊靜飾演。

楊靜是蒙古族姑娘,原名德勒革爾瑪,比於洋大2歲。



(青年楊靜)

楊靜3歲痛失母親,4歲痛失父親,她跟著比她大4歲的姐姐長大。姐妹倆是在苦水中泡大的,命運比黃連還苦。

1946年,楊靜考入東北軍政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在第四野戰軍當文藝兵。

1949年秋天,楊靜從部隊轉業,被分配在北京電影制片廠當演員



當時於洋因主演《橋》《留下他打老蔣》聞名全國,而楊靜名不見經傳。



據楊靜生前回憶,她第一次見到於洋時,只覺眼前一亮:好帥的小伙子,沒想到這麼年輕!

劇組安排於洋與楊靜去東北體驗生活,於洋經常光著膀子幫老鄉幹農活,他健美結實的身材很是養眼。勞動間歇,於洋與楊靜一起談劇本,聊生活。

於洋講述了自己悲情的身世,楊靜一邊聽一邊落淚:我的命比你更苦。了解到楊靜的過往,於洋的眼圈也紅了。

相同的身世,拉近了於洋與楊靜的心理距離。



《衛國保家》開拍後,於洋與楊靜產生了感情。一次,於洋正在拍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求婚那場戲,於洋動情地對楊靜說:咱倆成親吧。

於洋是在借助角色的台詞說自己的心裡話,楊靜聽出來了,導演也聽出來了。導演對於洋說:這是拍戲,你別走私。於洋與楊靜的臉都紅了。

也就是從這時起,於洋與楊靜的愛情公開化了。



(於洋與楊靜)

《衛國保家》殺青後,於洋回到了長春電影制片廠,楊靜回到了北京電影制片廠。

當時很多人不看好於洋與楊靜的戀情,原因是演員拍感情戲,激情來得快消得也快。於洋與楊靜天各一方,他身邊不乏追求者,不可能對楊靜有定力。

但外界低估了於洋和楊靜對愛情的堅貞,此後於洋經常給楊靜寫信,講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楊靜及時回信,兩人在信裡戀得熱火朝天。

03

1952年,楊靜被北影廠安排到河北農村體驗生活。一天,她在地裡割豆子,同事突然來找她:楊靜,我來接你去“結婚”。





(楊靜)

楊靜脫口而出:是於洋來了嗎?同事笑了:你想於洋想瘋了吧?

同事告訴楊靜:長影廠要拍一部電影叫《結婚》,選擇你當女主角。

《結婚》是於洋和楊靜合拍的第二部影片。在片中拍結婚的戲,兩人生活中更想結婚。

影片拍到一半時,於洋與楊靜將婚期定下來了:1953年7月1日。



(於洋與楊靜)

於洋與楊靜是在長春舉行婚禮的。兩人將不多的積蓄拿出來,買了一對鴨絨枕頭,一床鴨絨被,一條床單,其余的簡單家具是從廠裡借的。

於洋結婚時23歲,楊靜25歲。

婚後於洋與楊靜兩地分居,1954年他們的女兒於靜江降生了。於洋在長春工作,楊靜帶著女兒在北京,夫妻倆生活裡有很多不便。

尤其是楊靜,既要拍戲又要照顧女兒,面臨方方面面的壓力。



(於洋夫婦與女兒)


1955年,於洋與妻子同時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明星班深造,夫妻倆將女兒交給奶奶照顧。

1957年,夫妻倆同時畢業了,於洋被調入北影廠工作,他們終於結束了兩地分居生活。

於洋與楊靜的畢業大戲是排演莎士比亞的名作《第12夜》,演出引起轟動。周總理看完後,接見了於洋與楊靜,這成為他們一生中最珍貴的記憶。

1958年,於洋與楊靜合作了影片《生活的浪花》,夫妻倆在片中扮演男女主角。





(於洋、楊靜《生活的浪花》劇照)



(於洋、謝芳《青春之歌》劇照)

1959年被媒體稱為“於洋年”,他在這年共接拍了《青春之歌》《水上春秋》《暴風驟雨》3部影片,還擔任話劇《第12夜》的導演、主演。

楊靜緊追丈夫事業的腳步,出演了《英雄島》《礦燈》《革命家庭》3部影片。

於洋與楊靜這對藝術伉儷,像兩顆明亮的星辰閃爍在影視圈上空,光彩奪目,讓人羨慕。

04

1960年,於洋去東北補拍《暴風驟雨》時,楊靜在北京生下了兒子於曉陽。



於洋在劇組不放心妻子,楊靜給他寫信:我從小參加革命,是從戰火中闖過來的,這點困難算不了什麼。

看著妻子的來信,於洋一次次落下熱淚。

1966年特殊年代開始了,於洋與楊靜的災難也來臨了。1968年,於洋從河北邢台參加完“四清”工作回京,突然被批斗。廠裡貼滿了於洋的大字報,熟悉的同事一夜之間變得凶神惡煞。

幾天後,於洋的家被抄了,家裡被翻了個底朝天。夫婦倆的所有書籍、音像資料被人鏟到了大卡車上,然後被拉到造紙廠回爐。



崔嵬(1912年10月4日—1979年2月7日)

北影廠著名的老導演、演員崔嵬,因為替於洋說了幾句公道話,被打成現行反革命,被送到農場改造。

有人威脅楊靜,讓她與於洋離婚。楊靜不同意,便受到牽連,夫妻倆經常被拉出去批斗。

造反派勒令他們跪在台上,夫婦倆不跪,有人用皮鞋踢他們。




那時於洋的女兒已入伍,女兒受到牽連不能提幹,於洋與妻子心痛落淚。



(袁靜劇照)

不久於洋被下放到農村勞動,楊靜帶著兒子在北影廠。當時在北影廠值班的,是於洋的老戰友於治康的妻子。她將看守人員支走後,對楊靜說:你快給於洋寫信。楊靜一口氣寫了兩封信,一封是給於洋的,她不想拖累丈夫,在信中提出離婚

另一封是楊靜寫給婆婆的,她希望婆婆勸於洋與自己離婚。於治康的妻子偷偷幫楊靜將兩封信寄出去了。

很快於洋收到了來信,他含淚給楊靜回信:我這輩子只認你,我永遠等你,哪怕等20年、30年。

楊靜將於洋的回信縫在小棉襖的夾層裡,她想丈夫了就拿出來看。



(於洋)

楊靜的婆婆不識字,不會寫回信,老太太含著眼淚趕到北京,將孫子接到了身邊。

1970年,楊靜被下放到大興農場勞動,繁重的勞作之余,楊靜經常遭受批斗。有一次,有人給楊靜傳話,說於洋遇難了。

楊靜突然失去了生命的信念,轉身就往念壇湖跑,准備跳湖自殺。

一位老同事將楊靜死死拉住:於洋很好,不信你去看看他。

第二天,楊靜來到於洋勞動的農場,只見一個體魄健壯的男子光著脊背,在用大鐵鍬往車上運泥巴。



(於洋與楊靜)

當這個男子起身的時候,楊靜看清楚了,她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丈夫於洋。

丈夫臉上沒有半點悲戚,洋溢著樂觀堅強。丈夫的情緒感染了楊靜,她變得堅強起來了,決定好好活下去。



05

1976年特殊年代結束了,於洋與楊靜互相扶持,終於熬過了這段特殊歲月。

上世紀70現代末,於洋由於年齡偏大,除了拍戲還嘗試做導演,他與妻子楊靜合作執導了《大海在呼喚》《騎士的榮譽》《駝峰上的愛》《孤帆遠影》等影片。



(於洋、楊靜執導的電影作品)



(於洋《戴手銬的旅客》劇照)

1980年,於洋自導自演的影片《戴手銬的旅客》紅極一時,該片的插曲《駝鈴》也被廣為傳唱。

1984年,於洋擔任北影廠演員劇團團長,而楊靜離休了,在家練習書法、繪畫。

於洋夫婦的女兒於靜江原在炮兵部隊當文藝兵,後調到八一電影制片廠當導演。

1976年,於靜江去美國深造,後在那邊定居。



(於洋夫婦與女兒、兒子、兒媳)

於洋夫婦的兒子於曉陽才華橫溢,從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後,被分配在北影廠當導演,執導了《翡翠麻將》《皇家尼姑》《開著火車上北京》《裂變》《女賊》等影片。

其中於曉陽執導的《大海風》,獲得政府優秀影片特等獎。

2005年1月7日,於曉陽從湖北恩施選景回京,突發哮喘離世,年僅45歲。





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打擊,將於洋與妻子推入巨大的悲痛中。此後,老兩口生活裡很少有陽光,經常因想念兒子痛哭。

時光流逝,雖然於洋與楊靜的生活看似平靜,但喪子之痛無時無刻不折磨著他們。

2025年1月17日,楊靜在北京離世,享年97歲。



(於洋與楊靜)

楊靜走了,將於洋的心也帶走了,他的身體每況愈下。2025年3月1日,在老伴去世一個多月後,於洋也離世了,享年95歲。

於洋是去天堂裡追隨兒子和老伴了,在另一個世界裡,他們依然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首發作品,抄襲必究!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