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著名演員於洋逝世!他去天堂與家人團聚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母親靠給人縫補、漿洗也養不活自己和3個兒子,便忍痛將於洋送到當地的孤兒院。


這裡的孤兒院是國民黨政府辦的,工作人員看不起這些貧苦家庭的孩子,經常虐待打罵於洋等孩子。

於洋擔心自己被折磨致死,一年多後他趁天黑逃了出來。




(年輕時的於洋)

於洋嚷著要讀書,他的兩個哥哥去工廠做童工,與母親一道送於洋上學。於洋小學就讀於吉林北山小學,中學就讀於長春文化中學

1945年日本投降,於洋於這年10月參加革命。於洋挺拔帥氣,外形俊朗,先在東北局土改工作團工作,後被調到東北炮師當文化幹事。

1948年,東北電影制片廠(後來改為長春電影制片廠)籌拍影片《橋》,於洋因為長得帥,身材好,被安排在片中飾演青年工人吳一竹。




《橋》是解放區拍攝的第一部大型故事片,在當年有著很大的影響。

02

1949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影片《衛國保家》(原名《革命姻緣》),導演是嚴恭,於洋在片中飾演男主角,女主角由青年女演員楊靜飾演。


楊靜是蒙古族姑娘,原名德勒革爾瑪,比於洋大2歲。



(青年楊靜)

楊靜3歲痛失母親,4歲痛失父親,她跟著比她大4歲的姐姐長大。姐妹倆是在苦水中泡大的,命運比黃連還苦。

1946年,楊靜考入東北軍政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在第四野戰軍當文藝兵。

1949年秋天,楊靜從部隊轉業,被分配在北京電影制片廠當演員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29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