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依賴AI的奴隸:AI正在批量生產"無能兒"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辨知識的真假需要學習,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要對知識的重要性排序。


AI可以為你提供信息,但只有你自己才能判斷哪些對你來說真正重要,哪些對你真正有用。一旦我們接受AI的排序,它就不再是我們的工具,而可能成為他人操控我們的媒介。如果所有人都不加思考地相信它,它甚至不再是人類的助手,而會變成人類的主宰。

因此,這個時代真正考驗的是我們從海量信息中篩選、辨別和排序的能力,它只能通過踏踏實實的學習來獲得。


以新聞學為例,我們學習的核心是什麼?是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能夠選取那些既有公眾興趣價值,又與人們生活相關的新聞事實。雖然一些簡單、程式化的部分可以交給AI完成,但對於那些需要同時考慮傳播價值和新聞倫理、兼顧細節和全局的復雜報道,你的判斷力和價值觀最終將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記者。

不要放棄思考過程

學習不僅僅是獲取知識那麼簡單,它其實是在塑造我們的大腦。

想想看,當一個孩子冥思苦想解決一道數學題時,他的大腦正在建立獨特的神經連接。這不是為了背公式,而是在形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這種生物層面的改變,AI可替代不了。就像你看再多健身視頻也練不出肌肉,還得親自練習。

學習過程中的那些情感也很重要。那種卡住了、突然開竅、最後成功的感覺,正是在鍛煉我們的心理韌性。

一個從沒經歷過學習挫折的孩子,將來如何應對生活中更殘酷的挑戰?

還有身份認同的形成。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難題時,他不僅獲得了解決方案,更在潛意識中構建了“我是能夠克服困難的人”這一核心身份。這種自我認知的形成對人生軌跡的影響遠超知識本身,它決定了一個人面對未知時的基本姿態——是退縮逃避還是迎難而上。

詹青雲曾說:“我們長大後都明白了,西游記其實是佛祖精心安排的一場大戲。所有的神仙妖魔都是配合他演出的角色,九九八十一難都是設計好的,每一難都恰到好處,總能逢凶化吉。


那麼問題來了:佛祖為什麼不能直接把那堆經書砸到唐僧頭上呢?畢竟這些經書完全可以直接運輸,可以輕松共享。

但取經的路卻是不能共享的。

真正讓唐僧成為唐僧的,不是那些經書本身,而是那條充滿磨難的取經路。”

古詩、英語還有必要?


再具體一點,因為AI可以翻譯語言、背誦詩詞,許多人認為傳統學習方式和死記硬背已不重要,應徹底轉向創新性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我覺得,傳統學習依然必要,只是需要考慮這類知識的比重。當孩子記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時,他們不只是記住了文字,而是獲得了一種表達方式、一種思維模式和文化的傳承。“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林黛玉讓香菱學詩也是從背詩開始,少了這個過程你就無法創造出好的作品,你甚至無法甄別好的作品,無法具備審美能力。這些語言結構會影響思維方式和創造力,AI不能替代這種內化過程。

學英語同理,AI可提供“信、雅、達”的翻譯和同聲傳譯,卻無法讓你在面對問題時下意識地用英語思維來理解和解決問題、無法讓你准確理解一個外國人結合表情、語氣的復雜表達,以及其中可能包含的言外之意。

一個英文本身很好的人閱讀英文專業書籍,和完全不懂的人借助AI翻譯閱讀的感覺是不同的,前者能敏銳感知專業文本中的細微語氣、術語精確含義和隱含知識結構,這種細微之處的差別,反而是未來社會決勝的關鍵。

難以逾越的鴻溝

未來世界終將分化成兩類人。一類是AI的主人,學習者。他們了解AI的原理與局限,將其視為思維的延伸而非替代。他們從小學習如何思考,經歷思維的掙扎與突破,培養了解決問題的韌性和創造力。

第二類是不學習的AI的奴隸,他們被動接受AI投喂,對其背後機制一無所知。他們習慣了有問題就問AI,卻不知道如何評估AI給出的答案是否可靠。他們的思維被AI的算法所塑造,卻渾然不知自己正淪為“無能兒”,還自以為掌握了高效學習的秘訣。
1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