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买房卖房: 县城卖房扎心:40万买的房20万都卖不出去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40万买的房子,如今20万都卖不出去,这一幕在中国的许多县城上演。


更有甚者,6.8万元就能买下一套曾经价值30多万的房子,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那些曾经踊跃进场的购房者,如今深陷楼市泥潭,任凭价格一降再降,仍然难以脱手。


回首2015年前后,县城房价一路飙升,不少人靠着棚改拆迁的补偿款扎堆买房房产中介门庭若市,开盘即售罄。

而如今,县城楼市似乎一夜之间陷入寒冬,空置的房子越来越多,愿意接盘的人却寥寥无几。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县城房价的大崩塌?核心原因在于人口流失与产业空心化的双重夹击。

县城的就业机会本就有限,年轻人大多向一二线城市流动,剩下的多是年迈的老人和空置的房子。

即便房价再低,房子仍然无法变现,因为没有足够的刚需支撑市场。

此外,过去县城楼市的繁荣,主要依赖于棚改货币化安置,拆迁户拿着大笔补偿款纷纷购房,这一波需求释放完后,县城房价便陷入有价无市的窘境。

当年看似火热的市场,其实是一场短暂的泡沫,而当泡沫破裂,市场回归理性,房价的下跌便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不仅仅是普通商品房,县城的婚房和学区房也未能幸免。

过去,房子是婚姻的刚需,年轻人结婚必须在县城买房,而如今,结婚率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大城市发展,县城的婚房自然失去了需求。

那些因为父母催促而买房的年轻人,如今要么把房子空置,要么想办法脱手,可惜二手房市场已经彻底冷清,即便挂牌半年,依旧无人问津。

与此同时,学区房的神话也被现实击碎。

过去,县城的重点小学是家长们争相追捧的对象,学区房价格水涨船高。


可如今,大城市的教育资源虹吸效应愈发明显,许多县城的优质师资流失,家长们宁愿带着孩子去市里租房,也不愿再为一套县城学区房买单。

而最尴尬的,莫过于那些曾把房产当作投资品的人。

当年,有人花98万在县城买了一套学区房,认为房价一定会上涨,几年后至少能赚20万。

可当他准备出售时,市场价格已经跌到了65万,甚至找不到买家。

县城的房子已经不再是保值的资产,而是成为了一种“负资产”。


即使愿意降价抛售,也往往无人接手,因为市场早已供过于求,买房者完全可以慢慢挑选、压价甚至放弃购买。

正如一些开发商私下坦言:“县城的房子,现在卖出去就像割肉。”

县城楼市的泡沫破裂,也让房产中介的日子不好过。

过去,客户求着他们买房,新楼盘开盘即售罄,而现在,即便整天在社交平台发广告、打电话邀约客户,依旧无人问津。

有人看房三四次,价格谈妥,最终却因工作调动放弃购房,让中介的努力付诸东流。

房源越积越多,成交量却不断萎缩,越来越多的中介开始另谋生路,毕竟在这样一个萧条的市场里,靠卖房吃饭已经变得异常艰难。



县城房价的持续下跌,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那些曾经在县城买房的人,如今成为了这一场楼市盛宴的最后接盘者,而他们的教训,也给未来的购房者敲响了警钟。

房子,不再是“买到就是赚到”的投资品,而应该回归居住属性。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