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伊核问题:从三个变量 看懂中俄伊的罕见一幕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3月14日,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主持会议,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伊朗副外长加里布阿巴迪,坐到了一起。


中俄伊三国一起开会,并不稀奇,但这次有所不同的是,三方交谈的主题之一,是伊核问题。

在伊核问题漫长的谈判过程中,有过英法德同伊朗谈,有过联合国五常和德国一起同伊朗谈,也有过美伊直接双边谈,或者通过欧洲“递话”间接谈——但中俄伊在北京以这样的形式谈,还是第一次。


怎么理解这个第一次?

会晤结束后的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先讲了一个三方的共识:

三方强调终止所有非法单边制裁的必要性。

紧接着,又提到:

呼吁有关各方避免采取升级局势的行动,共同为外交努力创造有利氛围和条件。

中方这几句话,已经把我们的意图说得再直白不过了。

要知道,伊核局势在当下这个节点升级,是很危险的。

伊朗向北隔里海与俄罗斯相望,向西是阿拉伯半岛诸国,几乎夹在俄乌和巴以两个冲突板块的中间,一旦这里危机升级,产生的外溢效应,可想而知。这样的危险,中俄伊是不愿意看到的。




但是,当前,伊核局势升级的情势之所以紧迫,除了美国恢复极限施压外,还跟伊朗周边这两场冲突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因为这两场冲突,已经导致伊核协议各方的立场发生了偏移,也因此打破了原本就极为不易的平衡。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告诉谭主:

原本,欧洲国家在伊核问题上,主要的意图还是在于防止核扩散,避免伊核协议彻底崩溃。

一个直观的细节是,在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伊朗愤怒之下,断绝了跟美国直接沟通的渠道。后来,美国想跟伊朗谈,都是通过几个欧洲国家在中间“递话”。

然而,牛新春分析:

乌克兰危机的升级,使欧洲在伊核问题上的态度开始偏移。由于不满伊朗俄罗斯的支持,英法德在伊核问题上,也开始屡屡对伊施压。

今年,对于伊核问题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年份。因为今年是伊核协议签署的第十年,到10月份其中一些关键条款就将到期。按照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规定,协议各国都可以向安理会申请对伊朗重新施加联合国制裁。现在,英、德等一些伊核协议内的欧洲国家就在力推此事。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5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