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伊核問題:從三個變量 看懂中俄伊的罕見一幕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3月14日,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主持會議,俄羅斯副外長裡亞布科夫、伊朗副外長加裡布阿巴迪,坐到了一起。


中俄伊三國一起開會,並不稀奇,但這次有所不同的是,三方交談的主題之一,是伊核問題。

在伊核問題漫長的談判過程中,有過英法德同伊朗談,有過聯合國五常和德國一起同伊朗談,也有過美伊直接雙邊談,或者通過歐洲“遞話”間接談——但中俄伊在北京以這樣的形式談,還是第一次。


怎麼理解這個第一次?

會晤結束後的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先講了一個三方的共識:

三方強調終止所有非法單邊制裁的必要性。

緊接著,又提到:

呼吁有關各方避免采取升級局勢的行動,共同為外交努力創造有利氛圍和條件。

中方這幾句話,已經把我們的意圖說得再直白不過了。

要知道,伊核局勢在當下這個節點升級,是很危險的。

伊朗向北隔裡海與俄羅斯相望,向西是阿拉伯半島諸國,幾乎夾在俄烏和巴以兩個沖突板塊的中間,一旦這裡危機升級,產生的外溢效應,可想而知。這樣的危險,中俄伊是不願意看到的。




但是,當前,伊核局勢升級的情勢之所以緊迫,除了美國恢復極限施壓外,還跟伊朗周邊這兩場沖突有著分不開的關系。

因為這兩場沖突,已經導致伊核協議各方的立場發生了偏移,也因此打破了原本就極為不易的平衡。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研究院執行院長牛新春告訴譚主:

原本,歐洲國家在伊核問題上,主要的意圖還是在於防止核擴散,避免伊核協議徹底崩潰。

一個直觀的細節是,在2018年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後,伊朗憤怒之下,斷絕了跟美國直接溝通的渠道。後來,美國想跟伊朗談,都是通過幾個歐洲國家在中間“遞話”。

然而,牛新春分析:

烏克蘭危機的升級,使歐洲在伊核問題上的態度開始偏移。由於不滿伊朗俄羅斯的支持,英法德在伊核問題上,也開始屢屢對伊施壓。

今年,對於伊核問題是一個極為關鍵的年份。因為今年是伊核協議簽署的第十年,到10月份其中一些關鍵條款就將到期。按照聯合國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規定,協議各國都可以向安理會申請對伊朗重新施加聯合國制裁。現在,英、德等一些伊核協議內的歐洲國家就在力推此事。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5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