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我在"風暴中心"哥大讀書,看清了一些真相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哥大SIPA官網上,剛剛舉辦一場《北京30+》的女性主題活動,紀念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30周年


如何發出自己的聲音?

為什麼被盯上的,偏偏是哥大呢?


長期以來從性別研究到後殖民主義,從多元文化到社會公正,這些“政治正確”的議題無一不帶著自由派的印記。而如果要對抗,就必須從資金入手,把資源削減,讓學校的影響力下降。

我是讀政治相關專業的,自然希望推動更廣泛和多元的學術討論,這讓我開始思考,我能做些什麼?

我們能不能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去發出自己的聲音呢?



■華人擔任重要職位的人越來越多,趕超了印度人。

於是,我第二天就去了SIPA全球政治中心辦公室,提出加入我們視角的必要性。他們表示曾嘗試邀請,但因後勤問題未能成行。

“V教授您好,我是Sherry。你們組織的‘北京+30’研討會讓我深受啟發。我尤其欣賞演講嘉賓們所說的,女性要勇於發聲,主動創造機會。這場座談會匯聚了多國領袖,如果能邀請一位中國專家參與就能錦上添花了,畢竟中國北京是1995年世婦會的舉辦方。”

教授點頭:“我們和你想的一樣。我們本來計劃邀請一位北京的專家,但交通和後勤問題讓她們沒法參與......”


但看起來實際上是在甩鍋。如果他們真的重視中國的聲音,為何沒有替代方案?

中國專家不能親臨現場,為什麼不選擇遠程連線?

為什麼不邀請在美的華人學者?


這些都是可以解決的問題,關鍵在於是否有這個意願。



■利比裡亞前總統Ellen Johnson Sirleaf沒法親臨現場,但是通過投影的方式請她遠程參加了。希拉裡在右一。

我繼續說道:“感謝您的理解。我一直對SIPA的研討會很感興趣,希望未來有機會參與。”

V教授說:“好。我們下次有類似的機會,會通知你。另外,L教授也是活動組織者之一,她今天也在,你可以去和她聊聊。”

這讓我始料未及,L教授就是希拉裡的助理。我意識到,只要主動起來,推動話語權可以通過策略性表達和有效溝通來實現。

中國新生代留學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