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晚清一奇才借钱从不花,到期便还,竟成上海首富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商业环境复杂多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却诞生了一位商人黄楚九。他出身贫寒,从一个贫穷的小商贩攒下了亿万身家,成为上海滩的商业巨头。他那看似荒诞的 “借钱不花,到期便还” 的商业模式,放到现在依旧令人惊叹不已。


黄楚九于 1872 年出生在浙江余姚的一个中医家庭,父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走方郎中,主攻眼科。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黄楚九自幼便对医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6 岁开始读书的他,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中医眼科知识。晚清时期社会动荡,老百姓生活困苦,眼科的市场需求相对狭窄,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十分贫苦。

1887 年,黄楚九 15 岁这一年,父亲的突然离世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失去了顶梁柱,生活难以为继。好在母亲也略通医术,黄楚九也从父亲那里习得了一些医术,母子俩便靠着在街上给人看眼疾勉强维持生计。但这点收入仅仅够糊口,根本无法供黄楚九继续读书,无奈之下,他只能被迫辍学,早早地踏入社会谋生。




彼时的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被称为 “东方巴黎”,吸引了无数人前来寻找商机。黄楚九也看到了上海的发展潜力,决定带着母亲前往上海闯荡。初到上海,黄楚九依然以摆摊给人看眼疾为生。在这个过程中,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中医和西医在市场上的差异。中医虽然能治病,但疗效相对较慢,而租界里的西药店生意却异常火爆。西医的疗效好、疗程短、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让黄楚九意识到西药可能是未来的商业风口。


于是,黄楚九开始利用闲暇时间学习西医知识,翻看有关西医的书籍报纸,为自己日后涉足西药行业做准备。黄楚九一无资金、二无人脉、三无条件,如何才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呢?经过深思熟虑,他想出了一个独特的办法 ——“空箱计”。黄楚九先是向身边的亲戚朋友、老顾客等小额借款,并承诺支付利息,到期后连本带利按时偿还。他将借来的钱锁进箱子里,一分也不花。这样一次次的小额借款和按时还款,逐渐为他积累了良好的信誉。

随着时间的推移,借款的数额也越来越大,一些富家子弟甚至主动将钱借给他以赚取利息。当时,有一位姓张的富商,其母亲平时就喜欢放贷。与黄楚九合作几次后,对他的信誉十分认可。后来,张家妈妈竟然一次性借给他 3000 银元。在那个时代,3000 银元可是一笔巨款,这也为黄楚九的创业之路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到了 1890 年,黄楚九觉得时机成熟,他凭借着积累的信誉和借来的资金,在上海法租界附近开设了一家 “中法药房”。这家药房中西合璧,既卖西药,也卖中药,同时黄楚九还大力开发中成药,将许多中药方子包装制作成西药的样子。药房开业后,生意异常兴隆,仅一年时间,黄楚九不但连本带利还清了欠款,还赚了不少钱。



在经营药房的过程中,黄楚九始终关注着市场动态。20 世纪初,日本(专题)等帝国主义大肆在中国倾销商品,日本上海售卖的 “仁丹” 不仅价格高昂,药效还不尽如人意。黄楚九决心研制出一款能与 “仁丹” 竞争的国产药。经过数年的研究,黄楚九仿照古方 “诸葛行军散”,结合家里祖传的相同疗效的方子,制出了一味名为 “人丹” 的药。为了推广 “人丹”,黄楚九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营销策略。他在广告中打出 “中国人请服用中国人丹” 的爱国口号,还进行捆绑销售,买人丹就赠送辅助疗效的解毒药。这些策略使得 “人丹” 迅速打开了市场,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9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6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