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順義媽媽正賣掉鉑金包,全力保證孩子留學不斷供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當朋友圈開始轉讓鉑金包,順義媽媽的焦慮已經藏不住了。


朋友圈裡,一條條低價轉讓的奢侈品像是一面折射時代變遷的鏡子。

曾經,她們的動態是——哈佛夏校的錄取通知,瑞士滑雪場的親子合影,國際競賽的獎杯。


如今,變成了——“九成新,只背過幾次。”

“托朋友在法國專櫃排隊買的。”

“但沒辦法,現在補課費太貴了,孩子的課不能斷。”

順義媽媽可以賣掉鉑金包,

但孩子的教育,必須不斷供。

養一個國際化孩子

成本從來沒有“封頂價”

養娃這件事,一開始是溫水煮青蛙,後來變成滾燙的開水。



深夜11點,微信群的屏幕依舊亮著。

“這個月光是補習費就七萬。”

“七萬?我家光申請美高就三十萬起步。”

“你們都報了XX的藤校沖刺營?我還在猶豫……”

然後,有人問了一個最樸素的問題:

“能不能少上一點?”

屏幕沉默了幾秒後,彈出兩個字: “不敢。”

在順義,“雞娃”不是焦慮,而是一種社會共識。

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必須在全球競爭中站穩腳跟。

國際學校的學費一年30萬起步,再加上課外補習、體育訓練、藝術培養、夏校冬令營,輕輕松松就是百萬級別的投入。



托福、SSAT、AP課程

單門1V1外教,一小時上千元,全年下來十幾萬不是問題。

馬術、高爾夫、擊劍:

每周訓練2-3次,光裝備和場地費就堪比小型投資

游學和科研項目:

去耶魯夏校、NASA少年營、MIT的人工智能訓練營,一個暑假就是10萬+的花銷。

私立學校的捐贈費:

想進某些頂級國際學校,光交學費還不夠,家長還要額外“捐助”幾百萬。





圖片來源: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

如果說海澱家長是“勤勞致富型”,

那麼順義媽媽就是“資本投入型”。

只要娃能成功爬藤,她們願意拼盡一切。

但這兩年,情況變了。

美高、藤校的錄取越來越卷,國內國際學校的學費持續上漲,而經濟環境卻不如從前。高薪崗位縮減,創業項目遇冷,許多家庭的現金流開始吃緊。

當收入不再高速增長,而孩子的教育支出又無法縮減時,順義媽媽們只能做出艱難的選擇:賣掉自己最愛的奢侈品,保證孩子的教育供給不斷。

鉑金包可以再買 但娃的機會只有一次

鉑金包可以再買,名校的錄取機會卻是一次性的。

順義媽媽們知道,這條賽道沒有回頭路,一旦掉隊,孩子就可能被擠出頂層競爭圈。



她們翻遍各大升學論壇,剖析無數申請案例,試圖在信息洪流中找到一條“穩贏之路”。然而,現實無情地揭示:

舊有的游戲規則已然失效。

哈佛、耶魯等Top 10名校的錄取率已跌破4%,高分被拒早已是家常便飯。在哈佛招生官的審視下,即便是SAT滿分1600分,依然有大批優秀學生被拒之門外。



中國國際生的藤校申請大戰中,GPA 3.9+、SAT 1550+、AMC-AIME晉級、科研項目,已成為眾多申請者的“標配”。但在超低錄取率的現實下,這些數據早已不再是通往藤校的“入場券”。

這場競爭的本質,早已超越了金錢的角力,真正決定勝負的,是認知的深度、策略的精准,以及信息差帶來的隱形壁壘。



國際教育,已經成為一場無形的淘汰賽。

比拼的,不是資源,而是如何精准投放資源——規則變了。

錢不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連賽場都進不去。



一位順義的媽媽分享,她的孩子從小學開始學習馬術,每年投入幾十萬,不僅請了歐洲頂級教練,還定期參加國際賽事。

但她深知,僅僅會騎馬遠遠不夠,必須拿到獎牌、獲得世界排名,讓這項特長成為可量化的競爭力。

“如果不是堅持了八年,光靠興趣班,申請時根本派不上用場。”她坦言。



北京某馬術俱樂部,小會員們正在學習騎馬。圖 / 視覺中國

另一位家長則選擇了一條更隱秘卻精准的路徑——

讓孩子遠赴非洲,參與環保項目。


這個項目的背景經過精心挑選,不是普通的志願服務,而是與國際知名機構合作,最終孩子拿到了一封由環保組織主席親自簽署的推薦信。相比一紙夏校證書,這封信才真正有分量。

生活可以降級 但教育必須滿格

在外人看來,順義媽媽們依然是站在金字塔尖的“貴婦”。

她們開豪車接送孩子,住別墅區,仍然讓孩子上全球最頂級的教育資源。



散發家庭生活氣息的順義別墅社區。圖/ 視覺中國

但只有她們自己知道,曾經那種“有條不紊的掌控感”已經悄然瓦解。

過去,聽說某個課外班不錯,她們會毫不猶豫地一口氣報滿所有課程

現在,她們會慎重比較,計算“時間和精力的投入是否值得”。





過去,帶孩子去瑞士滑雪、去美國參加夏令營是標配;

現在,她們開始認真考量,這次夏校真的對申請有幫助嗎?

是為了提升孩子的能力,還是在做無效努力?



過去,國際學校的“全人教育”讓她們覺得孩子可以自由成長;

現在,她們開始焦慮,這樣的自由是否足夠讓孩子在激烈競爭中占得先機?

她們不再糾結奢侈品的新款發布,曾經,她們相信,國際教育是一條昂貴但穩妥的路,只要規劃得當,孩子就能穩步走向理想大學。

但現在,她們發現,這條路遠比想象中更復雜:

光砸錢已經遠遠不夠,孩子的努力、家庭的決策、甚至一點點運氣,都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她們的焦慮不是來自“能不能給孩子更好的資源”,而是“已經給了最好的一切,


依然沒有確定的答案”。

這才是順義媽媽最深的無奈。

她們能接受自己的生活降級,但她們不敢讓孩子的未來走入不確定性。

名校越來越難進 她們不敢停

美高、藤校的錄取率不斷降低,名校的篩選標准越來越難捉摸。

2024年哈佛錄取率僅3.4%,耶魯、斯坦福、MIT也在持續下降。



北京國際學校的Z同學:GPA 3.95(年級前5%),SAT 1540,托福117,競賽履歷亮眼,曾晉級AIME,獲得NEC全美經濟學挑戰賽銀獎,並有兩段AI方向的科研經歷和一篇第三作者論文。此外,他還在某知名投行完成暑期實習,申請方向為經濟學/計算機科學。

他的選校名單涵蓋了:沖刺:哈佛、斯坦福、賓大沃頓、芝加哥、杜克;匹配:密歇根、NYU Stern、北卡教堂山;保底:UIUC、OSU。



然而,最終的申請結果卻讓人意外——沖刺校全拒,匹配校Waitlist,僅獲UIUC和OSU錄取。

曾經的“穩贏學霸”,如今在激烈的名校申請中折戟。



而另一邊,成都某公立高中國際部的B同學:GPA 3.8,SAT 1500,無AP課程,卻憑借獨特的活動背景,成功逆襲。

連續三年參與川劇非遺傳承項目,不僅策劃展覽,還受邀在海外文化節演出。還自主開發了一款“方言保護”App,並憑借該項目獲得省級創新獎。

盡管學術成績並不突出,但憑借獨特的文化背景和長期投入,他最終收獲了范德堡大學(全美Top 18)和羅德島設計學院(雙學位項目)的錄取。



川劇變臉 圖/成都市非物質遺產保護中心

這一幕,讓無數順義媽媽陷入沉思。

名校到底要什麼樣的學生?

她們不確定。

但她們清楚一件事——這條路沒有回頭路。



(2024年藤校錄取數據)

不斷供不只是金錢上的投入,更是一種教育上的沉沒成本——所有的時間、精力、規劃,已經壓上去了,誰也不敢停。

停了,意味著前面的所有投入可能歸零,意味著孩子可能被擠出這場競爭,意味著家長的所有努力可能成為“無效投資”。

尾聲 | 這場交易

換不來確定的未來如果你在二手奢侈品市場上,看到有人低價出售鉑金包,不要驚訝。



這不是消費降級,而是一場關於教育的豪賭。

曾經,她們排隊找代購,只為搶到一只限量款;如今,她們在二手市場比價,只為換來孩子的一節課時費。



她們當然知道,砸錢不能保證名校錄取,鋪路也無法確保成功。

但如果不砸、不拼、不供,孩子連站上賽道的資格都沒有。

這不是“要不要繼續”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停”的問題。

她們根本沒有停的資格。

名校錄取率越來越低,競爭門檻越來越高,規則的制定者從來不是她們。

她們只是這個游戲裡的玩家,唯一的籌碼,是金錢,是資源,是時間,是孩子的每一個假期、每一天的學習時間。

她們可以賣掉鉑金包,但她們不敢賣掉孩子的未來。

或許,只有將教育從“向外證明”轉為“向內探索”,

才能超越這場永無止境的消耗戰。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7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