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48小時獨家探秘美以死敵"胡塞武裝"大本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馬曉霖教授在薩達城。作者供圖

三個半小時後,我們在略帶昏暗和沙塵彌漫的氛圍中,穿越被美國或沙特聯軍空襲損壞的“薩達門”,抵達這個堪稱也門乃至中東“風暴之眼”的城市,並入住號稱五星級、高六七層的“也門星辰國際酒店”。酒店位於薩達主街側畔,很顯然剛裝修不久甚至沒有完全收工。我們猜測自己是入住的第一批客人。酒店除了沒有網絡,基本設施比較全,還有衛星電視可以收看多種外語節目,包括南方政府辦的“也門電視台”節目。


往返薩達期間,我們罕見遭遇長時間斷網“失聯”,導致一場讓國內親人著急並四處尋找的“烏龍”:27日早晨,我無意中收到一條未接電話的手機短信通知,才發現女兒和其他同事、學生多次給我打過電話,他們已試圖尋找了我們一整夜。從26日凌晨離開酒店,我們與國內就處於朋友圈和微信失聯狀態。因為走得急,也沒有料到此後全程斷網,行前我只通過微信告訴大使館一位聯系人與新華社一位兄弟自己將隨團前往薩達。加之當天沒有趕回薩那,另外近日每天開會而將電話設置為靜音模式,最終搞出讓親友和組織掛記的一場虛驚。實在是抱歉,當然,這也是後話。

從下榻酒店推窗四望,北邊丘陵屏蔽的薩達城規模不大,大概東西寬一公裡,南北長三四公裡,全城都是低矮建築,鐵皮房居多,大概有七八棟不足十層的中高建築。幾公裡外的城北土黃色丘陵朝陽坡面,分別用白色石頭堆砌出巨大的阿拉伯語“穆罕默德”、“阿裡”和“堅持就是勝利”三組口號。僅從突出“阿裡”這個名字,足見薩達人的什葉派宗教歸屬。




薩達丘陵全貌。作者供圖


也門主要人口屬於什葉派中規模最小的“宰德派”。“宰德派”信奉穆罕默德及阿裡血脈第五代伊瑪目宰德,相信其為隱遁的“馬赫迪”。該派也因此被稱為“五伊瑪目派”,與另外兩大派系“七伊瑪目派”(伊斯馬儀派)和“十二伊瑪目派”(薩法裡派)共同成為伊斯蘭什葉派三大支柱。“宰德派”近現代僅存於也門人口占多數的什葉派穆斯林,並在對四大哈裡發權威的認同上更接近遜尼派,因而又被視為最溫和的什葉派。

抵達薩達當天,用過簡單的午餐後,前新聞部長戴義夫拉·沙米陪我們去參觀美軍和沙特聯軍的轟炸現場以及薩達烈士陵園。美軍轟炸現場是一座在建的抗癌中心大樓,從現場看,至少有兩處頂樓被導彈洞穿,下一層有大面積坍塌。同行者在地下室還發現一枚沒有爆炸的重磅炸彈。現場負責人介紹,這是24日美軍轟炸的現場,沒有提到傷亡情況。

離開美軍轟炸現場,我們又被組織去參觀沙特聯軍遺留的轟炸現場,沿途有幾處廢墟,但是,東道主專門帶我們查看了薩達大學的兩座轟炸廢墟,其中一座是學生宿舍樓。據稱,轟炸發生在2017年左右,廢墟下的課桌和椅子表明,部分設施的確是教室或實驗室,散落在外的座椅已被風雨剝蝕得只剩下銹跡斑駁的金屬骨架……至於美軍和沙特聯軍為何轟炸民用設施,只有歷史檔案來告訴我們真相了。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