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小學開始普及AI課 新一輪教改要來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以下是2025年3月中旬,鳳凰網和江波的對話:




? 鳳凰網:您是《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指南》的執筆人,主編的一套系列讀本也將於今年出版。指南和讀本的編寫背景是什麼?


? 江波:2017年,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2018年,美國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指導工作組(AI4K12)也發布了適用於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五大概念:感知、表示和推理、機器學習、人機交互、社會影響。

這背後是人才儲備的需要。當時,生成式AI還沒有成熟,美國在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判別式AI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他們對人工智能人才的儲備可以追溯至編程教育美國從小學甚至是幼兒園就有編程課,打好了計算思維的底子,有了這個底子之後,他們再去學其他的信息技術都相對容易。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覺得有必要在國內做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核心目標是提升全民的人工智能素養,那麼最根本的就是要從中小學生抓起,小學生是其中最難的。

我們華東師范大學與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聯合成立了“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指南課題組”,2022年春節後開始研討指南,約十個月後完成。2023年中旬,我們和深圳市南山區的數十位老師一起著手開發一套系列讀本,不久前剛交付出版社。讀本共七本,覆蓋小學3年級到6年級、初中1年級和2年級,以及高中1年級。嚴格來說這是一套課程資源體系,除了讀本還包括教案、教學PPT、課程所需代碼和學習任務單。




? 鳳凰網:編寫指南和讀本的基本思路是什麼?

? 江波:整套讀本貫徹一個思想:把知識包在情境中。


傳統的傳授式教學是先教後學。老師講什麼叫人工智能,什麼叫神經網絡。但我們想做的是先學後教——先讓學生在一個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到這個知識能解決某個問題,再給他們講背後的知識點。比如我們講“文生圖”(注:一個標志性AI圖像生成工具是2021年問世的Midjourney,風格多元,可以用文字指令實現照片級真實感的圖像),在小學四年級時借助的是“神筆馬良”的情境,讓孩子們看圖寫話,給每個人十次機會,看誰畫出的更貼近原圖,最後告訴他們剛才做的事叫做“寫Prompt”,這個過程叫“文生圖”。

但這個方式的難點就在於我們必須為每節課、每個知識點找到一個好的情境。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去找、去定這個東西,和許多一線的中小學老師反復討論。

? 鳳凰網:向小學生講授人工智能這一前沿領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 江波:首先是情境的選擇,要符合每個年齡段孩子的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沒有最准確的,只有更合適的。舉例來說,六年級有一節課講神經網絡(注:“神經網絡”是一種機器學習的程序或模型,以類似人腦的方式作出決策),我們本來設計了一個糖尿病的例子,通過一些指標識別糖尿病、判斷糖尿病的類型。編這堂課的是一位在高校教人工智能的老師,覺得這個例子不錯,還涵蓋對糖尿病的科普。但一線老師看了之後說不行——六年級的孩子可能都沒聽過糖尿病這個詞。後來我們把情境換成了水果分揀:蘋果香蕉橘子混在一起,水果廠的老板根據顏色、形狀、大小、重量把它們分開。這就在視覺上很直觀,也貼近六年級孩子的日常生活,他們馬上就理解了。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