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带娃回国的"海归妈妈",终于找到了安全感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几年,越来越多曾体验过“快乐教育”的家庭开始回流,他们在国外感受过自由成长的氛围,也逐渐意识到中式教育的独特优势。


有人是为了更扎实的学术基础,有人是为了更严格的管教环境,有人则是为了孩子对母语和文化的认同感。

无论原因如何,每个家庭都在为孩子的未来做出深思熟虑的选择。


但带孩子回国,究竟意味着什么?适应过程中会有哪些挑战?这些家长是否会后悔自己的决定?

回国后,孩子的成长超出预期

去年11月底,博主@木沐牧慕 带着两个孩子回国,哥哥插班三年级,妹妹插班一年级。转眼一年即将过去,这一年的适应过程既充满挑战,也带来了不少惊喜。

美国,兄妹俩就读于一所以玩中学(play-based)为主的教会学校,四年级之前几乎没有课后作业,学校强调自由发展和家长陪伴,主张释放孩子的天性和“全人教育”。

回国后,即便去的是相对“不卷”的国际私立学校,也开始有了课后作业。不过,孩子大多能在学校完成,周末的作业量也在可控范围内,通常3-4小时可以搞定。

妹妹刚回国时,经常嚷嚷着不喜欢学中文,但一年后,兄妹俩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识字量和表达能力大幅提升。




尤其是哥哥,如今对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经常主动提到自己学到的历史故事。经过一年的沉浸式学习,哥妹俩基本实现了真正的双语能力。

妹妹在美国时对数学兴趣一般,但回国一个学期后就在袋鼠数学竞赛中拿下银奖,期末考试还考出了班级唯一的计算满分,这份成就感,让她对数学的兴趣大增。

美国的课堂上,孩子们有很高的自由度,比如自由阅读时,有的趴在地上,有的葛优躺,还有的直接坐在桌子上,单这些在国内的课堂是行不通的。


回国后不久,妹妹当上了纪律委员,负责监督同学们的课间表现。

相比于国外的中小学,国内的学校更加注重规则感、纪律性和集体意识,在安全管理方面也更加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过度保护。



美国,体育课是兄妹俩每天最期待的课程之一。除了正式的体育课,每天8点到3点的在校时间里至少有1-2小时可以在户外自由活动,经常放学带着一身汗味回家。

但是回国后,体育课的运动量明显减少,冬天甚至连羽绒服都不用脱,可见运动强度有多低。

国内的孩子普遍穿得更厚,养育方式也更“精细”。每个班级都配有生活老师,全程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户外活动也相对较少。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