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华埠
Fred Herzog
His Last Bubblegum,1968
archival pigment print
Courtesy of Equinox Gallery and the Estate of Fred Herzog
© The Estate of Fred Herzog, 2024
华埠孕育了一代开创先河的华裔加拿大人,他们在各领域突破藩篱,既承袭父母的刻苦精神,也不忘记根在华埠。最瞩目的例子包括李亮汉、雷震瀛及黄光远,三人皆成为大学校监。华埠邻里关系紧密,街坊 Tina Chow 形容这里是「同甘共苦、温暖的大家庭」,「人人彼此认识」。
华埠赌档
Fred Herzog
Black Man Pender, 1958
archival pigment print
Courtesy of Equinox Gallery and the Estate of Fred Herzog
© The Estate of Fred Herzog, 2024
华埠昔日赌档林立,市府 1949 年推行发牌制度,允许省注册社团经营俱乐部,吸引各族裔赌客,更曾有白人赌徒的妻子向市府投诉丈夫在赌档输光家产。为避免严厉取缔,赌档东主们每周五在陶陶酒家免费招待警员,希望巡查时能手下留情。
夜生活
Fred Herzog
Hastings, Carrall to Columbia, 1958
archival pigment print
Courtesy of Equinox Gallery and the Estate of Fred Herzog
© The Estate of Fred Herzog, 2024
温哥华开埠初期,喜士定街曾经是伐木工人用作滑行木材到海边的通道,故被称为「滑木大道 」,至 20 世纪初期,则演变为多姿多采的娱乐地带。1950 年代,这热闹景象获延展至邻近华埠,福临门大酒家、金都夜总会、美龄酒家与紫金城酒家等夜总会,交织片打街觥筹交错的光景。
「跃动光华」:展览背后的愿景
此次展览的构思始于Equinox Gallery创办人暨总监Andy Sylvester与温哥华华埠基金会主席及华埠掌故馆共同策展人李佩珍 (Carol Lee) )的对话,邀请她策划Fred Herzog作品展,成为2025年Capture Photography Festival摄影节的参展内容。李佩珍则提议在华埠掌故馆同步举办「跃动光华」展览,深入探索摄影作品背后的故事,展现华埠的历史,并推动其振兴。
「能够在华埠掌故馆展出Herzog的作品与历史悠久的喜士定区(Historic Hastings),传递一个核心主题—希望,展示华埠多年来的兴旺、沧桑和变化,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圆满的时刻,」温哥华华埠基金会主席李佩珍表示,「这些影像讲述了华埠的过去,也启发我们对未来的想象。透过推动艺术与文化发展、吸引人流、加强社区联系。」
展览亮点:典藏著作与户外投影描绘华埠社区故事
展览还将推出一本精美图文并茂的著作,记载了华埠50-70年代的生活。公众可以在华埠掌故馆大厅内的「辅行精品」购买,非常值得珍藏。此外,Herzog的摄影作品将以高清投影在华埠掌故馆的屋顶,展期为4月1日至30日(日落至晚上11点),让华埠昔日的街景在夜空下熠熠生辉,不仅为社区增添艺术氛围,提升社区凝聚力,还提醒公众华埠的珍贵历史与未来潜力。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历史展览,」华埠掌故馆共同策展人Ramona Mar表示,「透过个人访谈、沉浸式影像及生动叙事,「跃动光华」揭示Herzog经典影像背后被岁月尘封的故事,同时呼吁振兴温哥华两个最重要的历史街区。」
华埠掌故馆由温哥华华埠基金会于2021年成立,是加拿大首个集节目策划、展览陈列、交互式展亭为一体的永久性文化空间。透过丰富的故事叙述、历史文物、个人口述历史及互动展览,讲述华裔加拿大人的故事。华埠掌故馆带领观众沉浸式探索华埠的历史轨迹,并赋予无比的生命力。华埠掌故馆还透过文化保存倡议、学校导览和家庭活动来支持社区建设。
关于温哥华华埠基金会
温哥华华埠基金会为一注册慈善机构,致力振兴华埠,加拿大最具标志性的社区之一。基金会致力推动建立一个更有韧力、可持续的社区,促进有需要人士的福祉,并保存华埠无可取替的文化传统。温哥华华埠基金会持续推动可负担住房、长者住房及文化与经济发展等项目,为社区带来长远而深具影响力的正面改变。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chinatownfoundatio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