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留學生: 逝世28周年祭:王小波的大學與留學生活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王小波先生

對在美國留學經歷,王小波的書中很少提到。他大姐王小芹說:“小波學成回國後,我曾勸他寫寫美國的生活。那是1988年,從美國回來的人很少,關於美國的文章也很少。我想,他寫出來一定會受人歡迎的。可聽了我的建議,他不屑地說:我不願意寫美國。直到多年以後,他才開始寫在美國的經歷,寫歐洲旅游。我從其中讀到了他的經歷,他深藏心中的甘苦。輕松風趣的語言背後,有他身心所受過的磨難。”


大學

“臉色黑黃,嘴唇發紫,上身頗長。坐在凳子上,比他身旁的班長高出一大截。”這是1978年進人民大學貿易經濟系商品學班上第一堂課時,王小波給劉曉陽留下的印象。事隔多年,王小波的好友、遠在美國的劉曉陽回憶起這位大學同窗,仍然喜歡引用當年為紀念王小波去世而寫的文章《地久天長》裡的語句。

“我們第一節課是在人大一座朝北的平房教室裡,講台在西牆,入口在東牆的北角。雙人課桌擺了三列。我單獨坐在北列的最後一排。王小波和鄭英良坐在中間一列課桌的倒數第二排。我是在老師點名時注意到王小波的,因為他和我一位插友同名。”




王小波和大學同學


劉曉陽說,剛看王小波的長相,感覺是“口裡口外,刀子板帶”類到城根、河沿約架的爺們,“下課後,因為初次見面,大家都故作矜持。我站在教室外點煙,王小波也掏出煙來,好像沒找到火柴,很靦腆地跟我借了個火。看來此人不像惡人。我倆站在一起,身材竟是一般高”。

劉曉陽說,貿易經濟系與經濟信息系是當時人大招的僅有的兩個理工科班之一。“前者數理化和生物課都有,後者有數學和計算機課。我們班有大約三十一二名學生(中途有一人停學)。除兩人來自湖南,一人來自廣東外,其他全部來自北京。因為那年人大是後復校的,沒來得及發招生通知,便只好就地招北京生了。我們班有三人,包括我,不是選擇了商品學,那是最初因為出身被刷下,後來又分配進的人大。當時班上有三分之一老三屆學生,其他人有一些低於老三屆的插青和1978年的應屆畢業生。全班同學平民知識分子家庭的子女較多,農民子弟只有延慶縣來的人。”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7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