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5位院士答網友問:人形機器人真正普及還有多遠?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些年,我國空間科學事業發展很快。就空間環境地基監測能力建設而言,2012年,子午工程一期(東半球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子午鏈)完成建設。前不久,子午工程二期(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通過國家驗收。目前,一期、二期已實現融合運行,並形成巨大的“監測網”,這將顯著提升人類對日地空間環境的認知和空間天氣預報預警能力。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本報記者喻思南采訪整理)

生物制造替代化石資源,能否解決環境問題?


應漢傑

網友提問:生物制造有什麼優勢?它替代化石資源,能否解決環境問題?

化石資源為人類構建現代物質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大量的開發使用也導致生態環境問題出現。面對前行中的“煩惱”,探索發展生物制造的意義逐漸凸顯。

什麼是生物制造?它是以特定生物體如細胞或其組成部分為催化劑,進行大規模物質加工與轉化的技術,具有低碳循環、綠色安全等特征。

發展生物制造有什麼意義?首先,生物制造將構建我國農業綠色增產新途徑,助力我國糧食安全自主可控。生物制造可從糧食生產、使用及替代等層面,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比如,利用生物制造新分子、新功能產品替代傳統農業化學品,可顯著增加光合作用效率。再比如,通過生物制造產品構建動物健康養殖方式,可提高飼料糧轉化效率。

其次,生物制造將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重要物質基礎。一方面,生物制造為中草藥等生理活性物質多品種、規模化制造提供了新的途徑,使得從源頭上建立衰老性病症調控的新研究、新機制與新范式成為可能。另一方面,通過生物制造,可以在細胞工廠中制造動植物中的功效物質及內源性生理活性物質,顯著降低有害物質的含量,為實現延緩衰老、未病先防奠定了物質基礎。

最後,生物制造所需的細胞元件存在超高維度設計空間,蛋白質序列、代謝網絡節點復雜度呈指數級增長,多基因靶點協同優化可能涉及1020種組合。通過跨尺度、多模態生命科學大模型,我們可以提高復雜生命體的數字孿生能力,進行閉環式“設計—構建—測試—學習”全自動迭代,為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諸多重大問題提供變革性解決方案。

(作者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蘇州大學校長,本報記者姚雪青采訪整理)


量子計算機有多快,我們什麼時候能用上?

郭光燦

網友提問:常常聽人說起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到底有多快?未來我們普通人能用上嗎?

量子計算機能有多快?


首先,作為一種基於量子力學原理來實現計算的新型計算機,量子計算機具備強大的並行計算能力,N個量子比特能夠在同一時間內存儲2N個數據,並且通過一次操作即可同時將這2N個數據轉換為新的2N個數據。這種並行能力使得量子計算機處理特定問題時相較經典計算機具備特別的優勢。

2024年年初,我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上線並面向全球用戶提供服務,截至目前已被139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訪問超2300萬次,完成了35萬個量子計算任務,證明我們的量子計算機具備實用價值。目前在金融科技、醫療數據、電力行業等方面,我國開始湧現一些量子計算機的具體應用。

大家什麼時候能用上?

未來,量子計算必然會走入大眾應用時代,但可能不會人手一台量子計算機,而是通過雲端提供量子算力,相當於人人都能夠擁有一個超算中心。

有優勢,也有差距,未來發展還要強化基礎研究。

目前全世界在量子計算第一梯隊的國家有美國中國、加拿大(专题)等,其中中國美國是僅有的兩個有能力部署全鏈條研發的國家。美國在量子信息、量子計算領域具有先發優勢,總體處於領先位置。我國量子計算領域近幾年發展很快,出現了一批世界頂尖的成果,但總體技術水平、投資規模、從業人員規模和質量等方面仍然有差距。未來,我們應正視差距,強化基礎研究,推動整個產業鏈形成合力,帶動上游材料、關鍵核心零部件等環節的突破。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本報記者徐靖采訪整理)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