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关税: "对等关税"能让美国实现"逆差清零"吗?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4月12日,美国公布相关备忘录,豁免计算机、智能手机、半导体制造设备、集成电路等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美“对等关税”自4月2日推出以来,就已两度做出调整。这一政策不仅没有解决美自身任何问题,反而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人民生活消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美政府坚持认为,关税是一种“万能药”,一种可以恢复贸易平衡、重振美国制造业、减轻美国民众税负、让他国“屈服”的经济工具。而事实已证明,美国政府抓错了“药方”。


从今天起,《环球时报》推出“拆解美‘对等关税’多重谬误”深度认知系列,用3篇文章剖析美国政府上述目标的不可行性和逻辑的荒谬之处。从“逆差清零”的“经济文盲”式幻想,到制造业回流的“空中楼阁”,再到民众生活改善的“镜花水月”,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以“经济公平”之名行贸易霸凌之实,不仅违背多边主义原则,更无视全球经济依存现实,这一政策注定是一场损人不利己的闹剧。

贸易逆差≠被“剥削”


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这两个概念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它们只体现一个国家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差额。出口大于进口则为顺差,进口大于出口则为逆差。但是,美国政府当下却将贸易逆差,准确来说是商品贸易逆差,视为本国遭到其他国家“剥削”的证据。“几十年来,我们国家一直被近处和远方的国家掠夺、搜刮、侵犯和摧残,无论是盟友还是敌人。”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专题)公布大规模“对等关税”政策时这样说道。

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今年3月刊文表示,美国政府经常用“逆差清零”为关税进行辩护,称贸易逆差长期以来导致民众失去工作并拖累经济增长。但实际上,研究表明,贸易逆差不会伤害就业或增长,它不是贸易或经济的记分牌,其背后的根本问题也无法单独通过关税解决。具体来看,针对所谓“逆差清零能带来经济增长”,卡托研究所分析1975年至2020年的数据发现,美国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与GDP增速之间没有明显联系。研究还发现,较高的出口额占GDP比例反而往往与较低的失业率同时出现。尽管这不意味着逆差扩大会带来更多就业,但至少提醒人们,应当对“逆差清零能带来更多就业”论调保持警惕。

美国纽约(专题)时报》报道称,美国政府对贸易逆差的“执着”让很多经济学家感到困惑。他们表示,一方面,贸易逆差并非评价贸易关系质量的良好指标,还需要考虑其背后的宏观经济原因;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也夸大了本国贸易逆差问题的严重程度。


首先,美国的贸易逆差究竟有多大?事实上,美国虽然商品贸易逆差较大,但服务贸易顺差却在扩大。美国商务部下属经济分析局的数据显示,美国2024年的商品和服务进口额为41100亿美元,出口额为31916亿美元,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为9184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逆差约为1.2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顺差为2950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美国去年虽然对114个国家和地区存在贸易逆差,但也同时对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顺差。

一些美国经济学家提出,在复杂的全球供应链中,仅针对双边贸易平衡出台关税政策不合逻辑。经济专栏作家马修·克莱因分析称,双边贸易关系往往只是市场需求和贸易自然流向的体现。美国澳大利亚保持贸易顺差,是因为美国出口大量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和化工产品。澳大利亚又通过出口铁矿石、天然气、黄金等对中国形成顺差。中国则通过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电池等商品在对美贸易中形成顺差。


克莱因还提到,美国与荷兰和新加坡也存在明显贸易顺差,但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消费者比其他国家的人更爱买美国货,而是因为这些国家拥有大型港口,这些港口是美国商品进入欧亚市场的中转站。但在贸易统计中,商品到达第一站后,就会被计入这一国家的进口额中,即使最终目的地另有他处。

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对等关税”的计算方法忽略了上述国家间在产业比较优势上的差异,也无视了某些进口商品对美国消费者的实际益处,更完全排除了对服务贸易的考量——如金融、旅游教育等,而这些正是美国就业最多、顺差最明显的经济领域。

还要注意,在美国政府的国际收支统计中,“经常账户”衡量美国与别国的贸易和收入流动(即美国政府强调的贸易平衡),而“资本账户”反映外国投资和其他金融交易。卡托研究所称,“经常账户”的赤字或盈余总会伴随着大约相同金额的“资本账户”的流入或流出,所以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同时存在的是美国“资本账户”的流入,这也是美国作为全球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的体现。因此,衡量美国贸易逆差是恶性与否,关键在于美国如何利用外国资本,而不应仅关注逆差数字。

“除非美经济衰退或美元被抛弃,否则美缩小逆差的努力将失败”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