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關稅: 關稅颶風下:中國工廠沉默反擊 美消費者恐慌囤貨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貫被打著“低價”標簽的Temu,也在這輪動蕩中意外迎來一批“鐵杆用戶”。


比如,一位美國科技文化記者在社媒上直言:作為一個已經習慣使用Temu的白領階層家庭主婦,“像我這樣的美國消費者能戒掉對外國廉價商品的依賴嗎?天知道!”

籠罩在“再也沒法隨心所欲、暢快購買各種廉價快消品”的焦慮之下,她趕在關稅生效前直奔那些“最可能消失”的產品果斷下單:輕質的塑料小商品、低價快時尚服飾、2.74美元鼠標墊......


更瘋狂的搶購也在美國線下商超發生。Best Buy銷售顧問透露,舊金山灣區門店近期湧入大量消費者搶購電視和電子產品。Costco、沃爾瑪等大型零售商的家電貨架也出現明顯缺貨現象;搶購熱潮甚至連帶著醬油、保溫杯、瑜伽服等日用品一起出現了脫銷。

其中,《華爾街日報》報道的一個典型案例頗具代表性:50歲的紐約市民Noel Peguero奔波多家門店,只為搶到一台中國產電視機——此前他已豪擲3000美元購買電子產品、汽車零件、園藝工具和其他居家用品。

美國消費者的恐慌性購物並非單純的情緒反應,而是有其經濟理性。耶魯預算實驗室分析稱:2025年所有關稅導致的物價水平在短期內上漲2.3%,相當於平均每個家庭損失3800美元、收入分配底層的家庭年損失為1700美元。

這與美國供應鏈高度依賴中國供應商的現實密不可分:強行脫鉤將給美國本地制造業也帶來不可估量的打擊。以蘋果為例,相關研究表明,如果其生產線被迫從中國遷至新澤西或德克薩斯,1000美元的iPhone將徹底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高達3500美元的新定價。

事實上,在“解放日增稅”政策實施後,漲價潮已席卷多個行業。不僅是蘋果這樣的科技巨頭,亨氏番茄醬、大眾汽車、百思買、塔吉特、沃爾瑪,乃至工具安防行業的頭部制造商史丹利百得,均已宣布上調產品價格。




應當指出,成本上漲已經是各種負面影響中危害最輕的一項了,更慘重的後果是一些企業直接陷入了財務危機或生產停擺狀態。

百萬博主Fstoppetrs在其YouTube頻道上發布視頻訴苦:作為一家高端調味劑品牌的主理人,僅僅是一個小號密封罐的蓋子就卡住了他把供應鏈訂單遷回美國的想法——他甚至無法在北美找到能夠生產這種蓋子的工廠。

他逐一羅列了供應鏈轉移在財務層面的阻礙:


紙質標簽,美國印刷商的報價高得離譜,制作印版需要7000美元,印刷每張火柴盒大小的紙簽則需要2美元,而在中國,無需任何前置費用,每張標簽只需25美分;一個紙質包裝盒在美國的報價是中國的800%;一個辣椒醬瓶的定制模具在中國要500美元,而在墨西哥,則要25000美元。

“我總是首先嘗試在美國制造,但每次都只能得到一場慘敗。”他無奈表示,“現在海關已經給我寄來了一張15000美元的關稅賬單——這僅僅是今年2-3月的費用。”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4月新關稅政策的實施,等待他的很可能是一張更加驚人的天價賬單。

而且,"中國制造"的核心競爭力遠不止於價格優勢。其在響應速度、生產效率、產品良率以及服務品質等方面的綜合表現,使得美國采購商在全球范圍內幾乎找不到同等水平的“平替”——在這在科技制造業中表現得尤為顯著。

據《Supply Chain Dive》報道,Decker Technology——美國本地的一家小型精密制造企業,正在呼吁CBP為他們這類小型企業“網開一面”,允許其通過T86通道繼續進口中國產的關鍵零部件。

“在精密制造領域,即便是最微小的設計變更或工藝誤差,都可能導致整批庫存報廢。”該企業負責人解釋道。幾乎只有中國工廠擁有如此豐富的模具類型,能夠快速生產各種罕見的非標准部件,同時兼顧合理的批發價。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