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大型翻车现场 全球首场机器人马拉松 暴露了什么?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我们花了这么多年,投入了这么多的资源,投喂了大量的数据给自动驾驶。但即便如此,今天的自动驾驶的主流,还依然停留在L2级别(辅助驾驶)。离完全无人驾驶(L4/L5)还有距离。甚至时不时还会出事故。


现在,你再看这些跑马拉松的人形机器人。它们还需要人拿着遥控器在旁边“辅助”。要是按照自动驾驶的标准,它们可能连L1(特定功能辅助)都还算不上。连最基本的在真实场景中的自主定位、导航、避障、规划路径的能力,都还非常欠缺。

这些在马拉松比赛中跑起来摇摇晃晃的机器人,可能确实在平衡性上有进步。但还不够好。所以,一旦遇到需要转弯、调整路线的复杂情况,它“空间智能”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必须依赖遥控器的介入。


所以,这场马拉松与其说是展示了腿脚的进步,不如说是暴露了脑子的不足。

这是一道人形机器人迈向实用化的巨大鸿沟。

第二个卡点,叫做:灵巧双手(Dexterous Hands)。

马拉松比赛,自然会让我们关注在“跑”,也就是腿上。但是,人形机器人之所以是“人形”,除了能走,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环。也就是:手。

春晚舞台上,机器人扔手绢的表演,看上去特别灵巧。但实际上,那不是靠手来“抓取”的。而是用了类似于“吸附”的方式。

马斯克曾说,打造人形机器人,花在手上的精力,可能要占整个项目的一半。

为什么?因为手,可以说是人类最伟大的进化产物之一。

人类的进化史中,有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那就是:直立行走。直立行走的本质是什么?是为了跑得更快吗?不是的。本质上,是为了解放双手。把原来也承担支撑和行走功能的前肢,彻底释放出来,变成可以进行精细操作的手。

当然。解放双手,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平衡会变得极其困难。原来,是四点支撑。现在变成两点了。原来,重心可以放在一个面上。现在要落到一根线上了。控制双腿稳定行走,是对我们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巨大挑战。

但是,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我们的双手,就可以“干活”了。我们可以拿起杯子,可以开关按钮,可以开车,可以做手术,可以完成无数的复杂任务,靠的就是这双无与伦比的手。

而人形机器人呢?你看,它们的表演,绝大多数集中在腿部。走路。跑步。跳跃。却极少有展示手部复杂操作的。


为什么?因为太难了。难在哪?除了复杂的机械结构和控制,更在于:感知。

什么是感知?

我要拿起一个纸杯。用多大的力呢?力太小,拿不起来。力太大,杯子捏变形了。那我怎么知道用多少力刚刚好?靠指尖的压力感应。

杯子里有没有水,我拿起时用的力也是不一样的。怎么知道?可能通过视觉预判,可能通过拿起瞬间感受到的重量反馈,甚至可以通过温度感应判断里面是热水还是冰水。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动作,背后其实是极其复杂的感知、反馈和控制闭环。而目前的机器人,在这方面还非常初级。特别是力觉传感器。技术还不成熟,成本也高。

这是另一道人形机器人迈向实用化的巨大鸿沟。

所以,如果说我们之前看到的各种炫技视频,是给人形机器人戴上光环的话,那么这次的马拉松,就是让我们看到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看到了“空间智能”和“灵巧双手”两大人形机器人面临的核心技术难题,都还没有被真正突破。

而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也让这个行业目前处在了一个特别尴尬的阶段。

一方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抓人眼球的视频放出来。另一方面,这又更像是一种面向资本市场或者公众的“进度汇报”式的营销,而不是真正解决了核心技术难题的标志。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所谓“落地应用”,比如在展会、活动、发布会上做迎宾、表演、展示,都还是在利用它的“注意力价值”。它新奇、炫酷。但这并不代表它就已经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价值”。

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人形机器人已经没有未来了?

当然不是。方向,是确定的。未来一定会来。但是,你不知道这个未来,会在多远的未来。

所以,暴露问题,不是坏事。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0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