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逃離中國到泰國:中國家長們真的能躺平嗎?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到今年,我們來清邁已經快10年了,現在,清邁的國際學校增加了很多所,很多校區還在擴建。


大家的軌跡都差不多,來到清邁,選擇一所英制、美制或其他制度的國際學校,最終考A level或者IB,申請歐美、新加坡日本等地方的大學,成績不那麼好的,就申請馬來西亞或者泰國本地的大學。這麼些年來,在清邁申上世界名校的家庭真不多,有心思沖擊名校的,大多在中學階段就轉去了曼谷

這兩年清邁很火,網上好像有一種標簽,清邁是世外桃源,焦慮的人來這裡走一遭,煩惱就消。


其實我跟很多陪讀家長交流過,大家的焦慮是一點沒少:孩子剛來,英文不夠好,焦慮;英文好了,中文退步,焦慮;同校家長吐槽學校,聽了焦慮;看到別家孩子在學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也焦慮……

如果你本來就是一個焦慮的人,清邁不一定能治好你的焦慮。要緩解焦慮,最重要的是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啥。

比如那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到底要不要卷娃?怎樣算是卷娃?我覺得「卷」是一個特主觀的評價,我聽過的、認為的真正的卷媽是什麼樣的?學校不布置作業,她就自己在網上找真題,每天給孩子出卷子,滿世界找競賽讓孩子參加。

我是覺得,即使在清邁,要卷也是無可厚非的。在任何教育體制下,你要獲得更好的學術結果,都需要努力、都需要熬夜。家長圈裡總結過,如果一個學生想「爬藤」,那麼在小學階段,全球標化成績最好就達到99%,也就是說比全球參加這個考試的99%的人更優秀。

想帶孩子來清邁,還有一點必須提一提,不要認為清邁的消費低,咬咬牙就能來陪讀。泰國的工作簽證太難申請,拿著陪讀簽證的家長們又不被允許工作,能久留的,大多是有被動收入或者一定積蓄的中產階層。

之前有人在網上問我,送孩子來清邁念小、初、高共計12年的書,100萬夠不夠?我給他拆開來算,平均每年預算8萬學費,在清邁各個學校間,大概算是學費的中位數吧。但中位數就意味著不夠,因為學費會漲,貨幣會貶值。真要送孩子留學,哪怕是到清邁,百萬只是一個計量單位。


因此,要緩解焦慮,就要明白留學不是一次完美的生活轉移。接受這一切後,僅我們家四口人來說,陪讀、留學的好遠多於不好。

我們家老二還在上小學,目前幾乎沒有家庭作業,每天一放學就搗鼓自己的事情,和爸爸去游泳、釣蝦。老大的作業都是那種拓展性比較強的project,比如她會花幾個小時在花園裡挖土、倒水,做科學課上要用的海嘯模型。我從不命令她,她自發就很想拿高分,我知道她是樂在其中的。

兩個女兒白天上學的時候,我和我老公在家各自伏案工作,他炒股、我做留學咨詢。工作累了,就到院子裡遛遛狗、侍弄侍弄花草。我們已經在清邁買地蓋房了,我實在喜歡這裡的氣候和生活節奏,即使女兒們畢業離開了,我也會在這裡長住下去。




圖源電影《天才槍手》

離開清邁,又回到清邁

@Ethan媽媽,北京人,兒子11歲

我兒子小時候,北京的空氣不太好,他總生病,我們一度搬到了西雙版納去定居。等他上幼兒園小班後,家裡人開始擔心他上小學的問題,就覺得西雙版納的教育沒有北京好,在那裡上小學怕耽誤了孩子。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