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40%退货率 卖到海外的国产创新药尴尬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让双方最终走到“分手”这一步?无法体面的关键原因又在哪?


这得从多个维度来看,首先一点就是后续临床数据欠佳。以最近终止合作的石药与Elevation为例,2022年7月,Elevation以近12亿美元总价从石药引进Claudin18.2 ADC项目EO-3021/SYSA1801,但不到三年后,其美国临床一期数据让Elevation深感失望,ORR仅为22.2%,与初期47.1%的数据差距较大,无法再向下推进。




图3.全球CLDN18.2 ADC研发管线(动脉网统计,数据截止:2024.05)

其次是管线竞争格局的千变万化。2024年8月,默沙东宣布退回科伦博泰SKB315的权益,虽然该靶点备受期待,但截至2024年4月,全球已有4款Claudin18.2 ADC进入临床Ⅲ期,目前还处于Ⅱ期的SKB315显然不具备优势。对此,某资深投资人表示,“对于那些同质化竞争激烈、临床进度滞后的靶点,海外药企宁可放弃首付款,也会果断选择终止合作。”

然后是“买方”自身战略的调整,这也会使国产创新药被迫出局。以Coherus为例,2024年1月其选择“退货”君实生物JS006,而这其中的导火索源于一次收购,2023年9月,Coherus收购了SurfaceOncology,在重新清点管线后,为将资源分配给管线中最有前途或最具竞争力的候选产品,Coherus认为,终止与君实生物在TIGIT项目上的合作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事实上,在当前市场寒冬下,“买方”的战略调整只会更加直接和迅速。


最后是政策层面的变化,这里特指“朝三暮四”的FDA。2019年,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会议上,FDA肿瘤学卓越中心主任Richard Pazdur鼓励中国制药公司为美国市场带来更多PD-1/PD-L1抑制剂,以此加大竞争,进而降低美国用药价格。但真当中国企业拿出一堆PD-1、PD-L1时,FDA又拒绝认账,开始挑各种毛病,这让国内企业始料未及。

以首个闯关FDA的国产PD-1信迪利单抗为例,这原本是一笔跨时代的BD交易,但在2022年12月还是无奈按下了暂停键:礼来将权利退回给信达生物。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FDA碰壁——FDA拒绝信迪利单抗治疗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在美上市申请,认为该申请仅基于在中国进行的Ⅲ期临床,不足以在美国获得批准。但舆论却站在了另一边,因为信迪利单抗在美国获批之后,将比现有的同类产品价格降低40%,这显然动了默沙东等美国企业的蛋糕,因此果断选择将其挡在门外。


除此之外,行业风口的转移以及同质化竞争引发的内卷旋涡等,也会促使BD合作的泡沫破裂。不难发现,虽然“退货”的理由各有不同,但其实都可以归纳为一个关键因素,即生存焦虑。

“退货”之后,失去的不仅仅是钱一旦合作终止,就意味着后续里程碑款项就成为了“过眼云烟”,这对于国内药企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损失。据SRS ACQUIOM统计,2023年我国创新药里程碑达成率仅为22%,并且阶段越往后,达成率越低。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31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