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40%退貨率 賣到海外的國產創新藥尷尬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讓雙方最終走到“分手”這一步?無法體面的關鍵原因又在哪?


這得從多個維度來看,首先一點就是後續臨床數據欠佳。以最近終止合作的石藥與Elevation為例,2022年7月,Elevation以近12億美元總價從石藥引進Claudin18.2 ADC項目EO-3021/SYSA1801,但不到三年後,其美國臨床一期數據讓Elevation深感失望,ORR僅為22.2%,與初期47.1%的數據差距較大,無法再向下推進。




圖3.全球CLDN18.2 ADC研發管線(動脈網統計,數據截止:2024.05)

其次是管線競爭格局的千變萬化。2024年8月,默沙東宣布退回科倫博泰SKB315的權益,雖然該靶點備受期待,但截至2024年4月,全球已有4款Claudin18.2 ADC進入臨床Ⅲ期,目前還處於Ⅱ期的SKB315顯然不具備優勢。對此,某資深投資人表示,“對於那些同質化競爭激烈、臨床進度滯後的靶點,海外藥企寧可放棄首付款,也會果斷選擇終止合作。”

然後是“買方”自身戰略的調整,這也會使國產創新藥被迫出局。以Coherus為例,2024年1月其選擇“退貨”君實生物JS006,而這其中的導火索源於一次收購,2023年9月,Coherus收購了SurfaceOncology,在重新清點管線後,為將資源分配給管線中最有前途或最具競爭力的候選產品,Coherus認為,終止與君實生物在TIGIT項目上的合作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則。事實上,在當前市場寒冬下,“買方”的戰略調整只會更加直接和迅速。


最後是政策層面的變化,這裡特指“朝三暮四”的FDA。2019年,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會議上,FDA腫瘤學卓越中心主任Richard Pazdur鼓勵中國制藥公司為美國市場帶來更多PD-1/PD-L1抑制劑,以此加大競爭,進而降低美國用藥價格。但真當中國企業拿出一堆PD-1、PD-L1時,FDA又拒絕認賬,開始挑各種毛病,這讓國內企業始料未及。

以首個闖關FDA的國產PD-1信迪利單抗為例,這原本是一筆跨時代的BD交易,但在2022年12月還是無奈按下了暫停鍵:禮來將權利退回給信達生物。這其中的關鍵因素在於FDA碰壁——FDA拒絕信迪利單抗治療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在美上市申請,認為該申請僅基於在中國進行的Ⅲ期臨床,不足以在美國獲得批准。但輿論卻站在了另一邊,因為信迪利單抗在美國獲批之後,將比現有的同類產品價格降低40%,這顯然動了默沙東等美國企業的蛋糕,因此果斷選擇將其擋在門外。


除此之外,行業風口的轉移以及同質化競爭引發的內卷旋渦等,也會促使BD合作的泡沫破裂。不難發現,雖然“退貨”的理由各有不同,但其實都可以歸納為一個關鍵因素,即生存焦慮。

“退貨”之後,失去的不僅僅是錢一旦合作終止,就意味著後續裡程碑款項就成為了“過眼雲煙”,這對於國內藥企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損失。據SRS ACQUIOM統計,2023年我國創新藥裡程碑達成率僅為22%,並且階段越往後,達成率越低。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62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