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30%代碼已被AI接管,工程師還能做什麼?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時間,4 月 29 日晚的Meta的LlamaCon 2025 大會上,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與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首度同台,拋出同一句論斷:


工程師,不再是寫代碼的人,而是指揮一支 AI 小隊的人。

GitHub Copilot 升級為”原型代理“,能獨立生成 PR、調度工作流; Meta 內部實驗讓每位開發者帶 N 個模型“小徒弟”作戰。


他們的共識只有一句:

不淘汰工程師,但會把崗位徹底重編譯。

下面,本文用幾個關鍵問題 拆解這次對話,幫你搞清:

"AI 寫走 30 % 代碼後,工程師還剩哪 70 %?"

"模型小隊”到底怎麼帶?"

……

讀完這篇文章,你就能拿到工程師“下一版說明書”。

? 第一節|AI沒有奪走工作,但工作換了形式“公司內部高達30%的新代碼已經由AI編寫。”

在 LlamaCon 2025 現場,微軟 CEO 納德拉甩出這句擲地有聲的話。

“不只是代碼補全,Copilot 已經能獨立完成原型任務,直接生成 PR,調度代碼工作流。這不是輔助,這是接管。” ——Satya Nadella

這句話讓現場沉默了一秒,然後全場鼓掌。

但真正值得警覺的,不是這30%的數字,而是它背後的結構性信號:

AI 不是來搶程序員飯碗的,它正在悄悄重寫“什麼叫工作”本身。

工程師的動作,被“剝離”了

扎克伯格接過話題,說了一個 Meta 內部的真實案例:

“我們有一支團隊,現在完全采用‘代理式協作流程’。開發者把任務拆解後,交由多個小型模型分別執行——生成代碼、調試、測試、提交。

最後只需要一個人進行結構調整和質量驗證。整整一個功能模塊,從設計到上線,AI 負責了 80% 的動作。”

他用一個詞來形容這種變化:“工程師動作的剝離”。


AI 正在把工程師每天做的那些重復性、規范化的部分一點點抽離。

過去的工程師是從 0 到 1 的“全能手”:

寫需求;

構建架構;

編寫邏輯;

調試上線。

現在的工程師,是“任務發包者”+“結構維護員”。


代碼不再是憑手速和經驗,而是憑“意圖拆解”和“資源調度”。

扎克伯格表示:“AI 會完成你告訴它該做的事。關鍵不是它寫得好不好,而是你‘告訴得明不明白’。”

AI 不只執行,還改變了執行的方式

納德拉提出一個微妙卻關鍵的判斷:

“如果你還把 AI 當作效率工具,那你還停留在第一階段。 真正的轉折點是——AI 不只加速了原來的流程,它直接創造了一條新流程。”

他舉了微軟內部銷售流程的例子:

過去:准備客戶會議 = 手動查資料、寫 briefing、發郵件;

現在:Copilot 實時整合 CRM 數據、企業動態、團隊郵件,自動生成客戶建議書。

工作成果從‘Word 文檔’變成‘實時交互式頁面’。不僅內容不一樣,整個工作過程都消失了。

不再是“用 AI 做事”,而是“AI 做事,人判斷”

這場對話中,最耐人尋味的,是兩位 CEO 對未來角色的共識:

工程師不需要“更努力寫代碼”,而是更會調度 AI;

開發者要從“動手做”,轉向“設計結構”;

人類的工作不會消失,但會被遷移到 AI 系統的“上層邏輯”。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7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