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突然在聯合國換旗,敘利亞這小半年都發生了什麼?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當地時間4月25日,敘利亞過渡政府外交部長阿薩德·哈桑·希巴尼參加了在聯合國總部舉行的敘利亞新國旗升旗儀式。這標志著敘利亞過渡政府正式獲得了聯合國的承認,成為代表敘利亞國家的政治力量。敘利亞“變天”已過去將近半年,此前風起雲湧的敘利亞局勢似乎漸漸淡出了國際新聞和大眾視線。那麼,過渡政府治下的敘利亞到底怎麼樣了?




當地時間4月25日,敘利亞過渡政府外交部長阿薩德·哈桑·希巴尼參加了在聯合國總部舉行的敘利亞新國旗升旗儀式。聯合國網站


自2011年內戰爆發以來,敘利亞一直處於動蕩與沖突之中;2024年12月政權更迭後,盡管大規模內戰已結束,但局部地區的沖突仍未平息,恐怖主義勢力趁機擴張,對地區安全構成嚴峻挑戰。

在政權重建方面,敘過渡政府雖逐步恢復對部分領土的控制,在安全力量重組、政治架構調整及經濟制裁緩解等領域取得進展。然而,央地矛盾、外部勢力幹預、宗派沖突及地緣政治博弈等因素持續威脅局勢穩定,進一步加劇了不確定性。

“後阿薩德時代”的發展近況

2024年12月發生的政權更迭在一定程度上終結了自2011年爆發至今的敘利亞內戰,盡管局勢動蕩和經濟恢復仍需持續一段時間,但敘利亞過渡政府在經濟、政治和軍事領域進行重建,取得了一定發展成果。

1.安全力量再造

當前敘利亞過渡政府在軍事和安全兩個領域,以“沙姆解放陣線”控制的“敘利亞救贖政府”的安全力量為班底,初步重建了國防、情報和公安系統。

一是情報部門的重建。2024年12月26日,過渡政府宣布成立總情報局(General Intelligence Service,簡稱GIS),該機構來源於“敘利亞救贖政府”(SSG)時期的國家安全總局(GSS)下屬情報機構,並效仿復興黨總情報局(GID)完善職能。

當前總情報局局長為阿納斯·哈桑·哈塔卜(??? ??? ????)。2012年,阿納斯·哈塔卜加入“努斯拉陣線”(“沙姆解放陣線”前身),歷任“努斯拉陣線”行政長官、領導人副手和安全總局局長。甚至阿納斯·哈塔卜現仍在聯合國、美國和土耳其的涉恐制裁名單上,但其與土耳其國家情報局(MIT)關系密切,為後者在敘利亞“沙姆解放陣線”組織的總聯絡人。



阿納斯·哈桑·哈塔卜

由於政權更迭,敘利亞新情報系統的工作方針有所調整,打擊“伊斯蘭國”恐怖勢力和復興黨政權殘余為該組織當前的主要戰略,並取得了一定成果。1月11日,總情報局反恐部門與大馬士革公安部抓獲“企圖襲擊什葉派賽義德·澤納布神殿”的“伊斯蘭國”恐怖分子,並繳獲大量武器;2月4日,與塔爾圖斯省公安部抓獲一名通緝犯並繳獲大量武器;3月7日,在拉塔基亞省逮捕前政權情報局前局長艾哈邁德·侯賽因·哈維賈中將。



二是公安系統的更迭。當前,敘利亞過渡政府基於“敘利亞救贖政府”時期的安全總局建立全國性的公安部隊。安全總局(General Security Services,簡稱GSS)是“敘利亞救贖政府”時期下轄的綜合性執法部門。2024年3月20日,由於伊德利卜示威游行頻繁,安全總局被並入“沙姆解放陣線”組織內政部,並改為公安部門。目前過渡政府下屬的公安部門涉及多個工作面,參與敘利亞全國范圍的維穩、反諜和反恐等領域,是敘利亞最大的治安部門。

為了彌補治安力量不足的問題,敘利亞內政部采取以下手段加強社會面治安管控能力:1、推進招募計劃,在哈馬、霍姆斯和阿勒頗等地招募警察部隊;2、在阿勒頗組建機動部隊A1(A1 Unity),利用無人機等技術手段維護社會治安;3、在多省的區域中心城市組建機動力量,並與農村地區的治安委員會建立協調互通機制,確保治安事件的快速處理;4、參與組建了近期執行敘利亞海岸地區的維穩行動的第400師,並將第400師作為其維穩機動力量使用。

三是國防力量的重建。去年12月的政權更迭標志著敘利亞前政權武裝力量的瓦解,隨後過渡政府基於“沙姆解放陣線”下屬部隊為班底組建多支武裝部隊,在敘西部的大部分地區實現軍事控制,但仍面臨技術兵器缺失、人員缺額擴大和軍事派別復雜等現實問題。

當前敘利亞國防力量的重建具有以下成果:

第一,核心戰力的整編。當前敘國防部基於2024年7月“敘利亞救贖政府”實施的改編政策,將原“沙姆解放陣線”第2師改編為國防部第103師,將第4師改編為第133師,將第5師改編為第400師,這使得原有部隊(編制上僅相當於旅級部隊)在改編後編制得以擴大(改編後編制規模達到師一級)。上述武裝力量包含大量活躍在敘利亞的外籍武裝組織,擁有較強的戰斗力和武器裝備,名義上隸屬於國防部,實際上受“沙姆解放陣線”的指揮,未來或將發展成類似共和國衛隊的直屬武裝力量,上述部隊現負責伊德利卜至霍姆斯一線核心控制區的防務工作。

第二,技術部門的重建。由於以色列(专题)的空襲摧毀了敘利亞的大部分技術兵器,敘新國防部將剩余的直升機等技術兵器集中於拉塔基亞並重建空軍和海軍軍事力量。

第三,地方師的組建。2025年2月7日,敘國防部宣布,已在首都大馬士革、哈馬、霍姆斯、德拉、伊德利卜和帕爾米拉組建地方性軍事單位,並開始招募兵員以重組本土軍事力量。

2.政治重組

一是與庫爾德武裝達成政治和解協議。3月11日,敘利亞過渡政府領導人朱拉尼和庫爾德武裝領導人馬茲魯姆簽署一項關於軍隊合並和維護領土統一的原則性文件。自3月14日開始,庫爾德武裝根據達成的協議每日向霍姆斯煉油廠運輸10000桶原油以滿足敘西部地區的能源需求。



3月19日,在美國斡旋下,過渡政府在哈塞克與庫爾德武裝進行多輪談判。4月1日,雙方簽署重要協議,庫爾德武裝從阿勒頗北部庫爾德聚居區撤出正規武裝部隊,雙方承諾在阿勒頗省釋放所有被捕的囚犯,並成立一個協調委員會建立阿勒頗市和敘利亞東北部庫爾德武裝控制區之間的溝通渠道。

二是召開全國對話大會並通過新憲法。1月30日,朱拉尼正式宣布擔任“敘利亞過渡政府總統”。2月26日,過渡政府召開“敘利亞全國對話會議”以推進政治和解進程。3月1日,出台第一版新憲法,內容包括維持過渡狀態5年、解散現有憲法法院、伊斯蘭教法為敘利亞立法的主要來源等內容。

三是組建新內閣。3月29日,過渡政府首任內閣成立。與前政權時期的內閣相比,新內閣呈現以下特點:第一,根據憲法規定,內閣向總統負責,政府不再設立總理一職;



第二,構成發生結構性變化,過渡政府內閣共有23名成員,較前政府時期(29人)有所精簡,一方面新設應急管理部和體育部等新部門以響應國家需求,另一方面成立綜合性部門以整合國家機構,比如新成立的能源部整合了前政權多個涉及能源領域的部門,再比如將國家貿易和消費者保護部與經濟和外貿部並入經濟和工業部;

第三,內閣成員均衡性進一步加強,與前政權的內閣組成相比,新內閣成員來自全國多個省份,庫爾德族擁有2個席位,德魯茲族擁有1個席位;此外,黨派歸屬也更加均衡,成員平均年齡更加年輕。

3.外籍斡旋取得諸多成果

一是鞏固鄰國關系。在敘土關系上,土耳其外交部長等政府高官出訪大馬士革,與過渡政府達成多項經貿、軍事和政治合作協議,駐扎在伊德利卜和阿勒頗省的土耳其軍隊開始撤出敘利亞,並擴大了針對敘利亞的能源供應規模。

在敘伊關系和敘黎關系上,一方面,敘利亞和伊拉克在勞工問題、涉恐人員遣返以及宗派主義沖突上存在分歧,對此2024年12月16日伊拉克情報總監哈米德·沙特裡訪問敘利亞。今年3月14日,敘利亞過渡政府外交部長希巴尼抵達巴格達進行正式訪問,加強兩國交流。

另一方面,針對近期爆發的邊境沖突問題,3月18日黎巴嫩和敘國防部宣布雙方同意在敘黎邊境實施停火;28日,在沙特斡旋下,敘黎兩國國防部長在利雅得簽署邊境劃界合作協議,同意建立聯合委員會磋商確定陸地和海洋邊界,並解決敘利亞難民回流問題。



敘利亞4月30日勢力分布圖 Liveuamap

二是加強區域合作。當前,敘利亞過渡政府積極通過沙特、阿聯酋、卡塔爾、歐盟美國等域內外大國展開外交活動,重構外交關系,為敘利亞國內重建爭取國際支持,並尋求外界解除針對敘利亞的經濟制裁。

在與美國的外交活動上,敘利亞過渡政府多次聲明願與美國展開外交磋商以解除經濟制裁。1月6日,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頒布制裁豁免令,旨在六個月內向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援助。3月22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表示,美國正在考察敘利亞過渡政府的政治活動,無意解除制裁,但會在金融領域放松管制。

在與歐盟的外交活動中,1月3日,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與法國外長讓-諾埃爾·巴羅特訪問大馬士革,並與過渡政府領導人朱拉尼會面。3月20日,貝爾博克再次到訪敘利亞並宣布開放德國駐大馬士革大使館。

此外,1月17日,歐盟平等、准備和危機管理專員哈吉·拉希卜到訪敘利亞,並宣布歐盟將為敘利亞提供總額為2.35億歐元的新人道主義援助。2月24日,歐盟宣布暫時解除針對敘利亞石油和運輸部門的制裁,將敘利亞4家銀行和敘利亞航空公司移出制裁名單,允許向敘利亞央行注入銀根,並提供金融和人道主義援助。3月17日,敘外交部長阿薩德·希巴尼出席第九屆布魯塞爾會議,會上,歐盟地中海事務專員杜布羅夫卡·蘇伊卡表示,歐盟承諾向敘利亞提供58億歐元的經濟援助。

4.經濟活動有所好轉

一是戰爭狀態的結束。敘利亞內戰的結束表明戰時所存在的“關卡經濟”“走私經濟”等戰時經濟進入歷史時期,敘利亞貨物流通成本降低60%~70%,有效促進了經濟的恢復,例如戰爭結束後阿勒頗地區建築材料價格大幅下降,一噸水泥的價格從2024年的200萬敘利亞鎊降至約120萬敘利亞鎊,降幅達到40%。


二是制裁的放松。隨著歐盟美國放松了針對敘利亞的經濟制裁,敘利亞的進出口活動有所恢復,多艘運載二手車、石油和天然氣的輪船抵達拉塔基亞港口;2月23日,哈馬“3號”水泥廠(日產能3300噸)恢復生產。4月6日,一艘載有11000只羊的船只從塔爾圖斯港出口,表明敘利亞貿易流通環節開始逐漸恢復。



三是金融活動的穩定,過渡政府成立後,歐美國家解除了針對敘利亞金融、能源和運輸等機構的部分制裁。1月17日,歐盟就解除敘利亞制裁制定了相關路線圖。3月6日英國宣布解除針對敘利亞央行等24個實體的制裁措施。此外,外匯通道的改善和海外資金的回流進一步加強了金融的流通性,敘利亞鎊兌美元大幅升值並穩定至10500-12500:1。

不穩定因素遠未消失

盡管敘利亞過渡政府在軍事重建、政治重組和經濟恢復三個領域取得一定進展,但在大規模內戰剛剛結束的背景下,仍面臨諸多風險與挑戰。

一方面,長期內戰導致的宗派主義加劇了派系之間的矛盾和隔閡,針對少數族裔的種族迫害事件頻發,部分族裔割據一方的情況現實存在。另一方面,敘利亞經濟重建急需大量資金,在當前外援輸入有限的情況下,如何穩定經濟基本盤,確保社會收入水平是非常嚴峻的問題。此外,恐怖主義活動呈現新形勢,對全球反恐活動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1.央地矛盾問題懸而未決

當前,敘利亞過渡政府與德魯茲族占主體的蘇韋達省、庫爾德族占主體的敘利亞東北部(幼發拉底河東部)和阿拉維族占主體的海岸地區關系仍處於緊張狀態,一方面,激進遜尼派分子針對阿拉維族和德魯茲族的無差別攻擊,迫使上述少數族裔采取“軍事自控、政治自治”的手段予以保全,地區高度自治的現狀短期內無法扭轉,央地矛盾依然無法取得根本解決。



敘利亞戰亂和屠殺並未完全停止

此外,由於敘利亞過渡政府下屬派系復雜,部分軍事組織自成一派,拒絕接受敘國防部的指令。例如,德拉省反對派武裝高級頭目艾哈邁德·奧達率領的部隊仍實際控制著約旦-敘利亞邊境一帶,拒不接受國防部的整編。

2.“伊德利卜模式”無法持續

有部分學者指出,敘利亞政權更迭的本質是“伊德利卜經濟模式”在與“大馬士革經濟模式”的競爭中所具有的制度性優勢。敘利亞的“伊德利卜模式”擁有三個核心特征:一是外部力量的強輸血,二是新自由主義下的市場經濟,三是低關稅下的物流低流通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來自土耳其乃至西方國家的強力輸血,以及美國針對敘利亞前政權的經濟制裁是導致政權更迭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前,敘利亞經濟復蘇仍面臨諸多困境。第一,敘利亞仍未擺脫《凱撒法案》的影響。國家經濟仍面臨廣泛制裁,域內外國家的經濟援助仍未實質性到位,“伊德利卜模式”難以在敘利亞全境進行推廣。根據聯合國提供的數據,超過一半敘利亞人流離失所,90%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2024年預計有1670萬人口依賴人道主義援助,重建所需資金將達到2000億美元。

第二,支柱產業遭到重創。當前過渡政府所依靠的兩大支柱產業(油氣和農業)遭到戰爭重創,難以恢復至戰前水平。以農業為例,當前敘利亞面臨糧食產量不足、土地利用率低、種植成本高等現實問題,仍需通過進口糧食滿足需求。

同時,敘利亞石油資源不斷枯竭,對天然氣的依賴進一步加劇,但敘利亞日天然氣產量已從2010年的3000萬立方米下降到2025年初的910萬立方米。但戰爭和外部制裁阻礙了能源設施的維護和更新,導致敘利亞仍需通過卡塔爾和土耳其運輸原油以滿足日常需求,除伊德利卜和阿勒頗部分地區(土耳其電網供電)以外地區的供電能力處於最低水平,嚴重阻礙了經濟復蘇和產業重建。

3.宗派問題愈演愈烈



由於長期內戰、宗教激進化和外部渲染,當前敘利亞族群和宗教矛盾激化,對阿薩德政權“沙比哈”民兵的清算、對少數群體(例如基督徒)的洗劫、對阿拉維派/什葉派宗教設施的破壞,以及對前政府士兵的法外處決等事件頻繁發生,諸多抵抗武裝保持活躍,社會治安仍無法得到保障。

2024年12月下旬,哈馬省、霍姆斯省西部、阿勒頗省和沿海省份的阿拉維派聖地與遺跡,以及全國范圍內的基督教設施遭到大規模破壞。今年3月初,更是出現了大量平民被殺的血腥事件,前政權抵抗組織“海岸盾牌旅”發動大規模襲擊,多次攻擊敘利亞過渡政府公安人員,隨後的沖突導致大量平民被殺,針對西海岸村莊的大規模屠殺頻繁發生,根據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SOHR)報告,西海岸地區超過1500名平民被殺。

4.地緣政治沖突背後的國家權力博弈

當前,敘利亞正處於東地中海地區地緣政治沖突,土耳其與以色列針對敘利亞所在的沙姆地區展開利益爭奪。



以色列轟炸敘利亞 視頻截圖

以土耳其視角來看,打擊恐怖主義、促進難民回流和增強地區影響力是土耳其針對敘利亞的主要三大政策出發點。對此,敘利亞過渡政府成立後,土耳其積極與其展開雙邊活動,今年1月20日土耳其重啟位於阿勒頗的領事館。2月4日,朱拉尼訪問土耳其,雙方就防務合作協議達成初步協議,土耳其將在敘利亞中部T-4空軍基地部署戰斗機和防空系統,並向敘利亞過渡政府提供軍事裝備和訓練。3月5日,土耳其新任駐敘武官開始在大馬士革使館任職。

但從以色列視角來看,親土耳其的敘利亞過渡政府上台不利於維護以色列的國家安全。因此以色列積極針對敘利亞展開軍事行動,一方面將敘利亞南部三省列為安全區,派遣軍隊蠶食敘利亞領土,並拉攏敘蘇韋達省的親以德魯茲群體。另一方面,以色列針對敘利亞軍事目標頻繁發動空襲,摧毀敘利亞技術兵器,並強烈反對土耳其軍事進駐敘利亞。由於政權更迭和技術兵器的大量損失,敘利亞軍事能力遭到大幅削弱,無法反擊以色列的空襲行動。

由於土耳其和以色列加強了針對敘利亞的滲透和影響程度,敘利亞北部和南部邊境地區不同程度處於他國控制或深度影響之下,敘利亞國家主權在地緣政治沖突中不斷遭受侵犯,國家分裂的情況仍持續存在。

5.恐怖主義活動形勢復雜多變

第一,以“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為代表的全球恐怖組織盡管此前遭受嚴重打擊,但近年來其活動能力有所恢復,活動范圍也進一步擴大,外溢問題凸顯。隨著敘政權更迭,大量拘押在監獄的“伊斯蘭國”組織成員被釋放,部分成員回到鄰國意圖發動恐怖襲擊,對相關國家的安全態勢造成嚴峻威脅。

此外,庫爾德武裝對幼發拉底河東岸的控制力度減弱,以“伊斯蘭國”家屬為核心的“霍爾”難民營的遣返進程成效不足,伴隨美國在敘利亞的戰略收縮,導致“伊斯蘭國”在敘利亞東部地區的活動能力進一步增強,美國中央司令部曾在2024年7月警告,“伊斯蘭國”組織正試圖重組並占領廣袤的無人區,如果不加以限制和打擊,該組織在人口聚居區的影響力將不斷擴大,從而建立新的極端政權。

第二,部分親“沙姆解放陣線”的恐怖組織隨著政權更迭實現身份“洗白”,組織呈專業化建制化發展。今年1月1日,敘利亞過渡政府國防部宣布第一批48人的授銜名單,其中共有6名外籍恐怖分子獲頒軍銜。

阿爾巴尼亞聖戰組織Xhemati Alban領導人阿卜杜勒·賈沙裡被授予上校軍銜。“東伊運”組織領導人扎希德(敘利亞化名:Abdulaziz Dawood Khudaberdi)被授予准將軍銜,該組織二號人物毛拉納·塔爾松·阿卜杜薩馬德(Mawlan Tarsoun Abdussamad,化名)和阿卜杜薩拉姆·亞辛·艾哈邁德(Abdulsalam Yasin Ahmad,化名)被授予上校軍銜。烏茲別克與吉爾吉斯族恐怖組織“認主獨一與傑哈德營”領導人賽義夫·丁·馬穆爾(敘利亞化名:賽義夫·丁·馬穆爾·穆罕默德·塔吉利)被授予上校軍銜。塔吉克斯坦籍恐怖分子賽菲丁·塔吉博耶夫(Saifiddin Tadjiboev)被任命為國防部作戰處長,授予上校軍銜。





2016年的朱拉尼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活躍在敘利亞的親“沙姆解放陣線”的恐怖組織主要來自高加索、俄羅斯、南歐和中亞地區,其中組織規模較大的多支組織領導人皆被授予軍銜,表明恐怖組織與敘利亞過渡政府的緊密聯系。

總體來看,“沙姆解放陣線”在奪取政權後繼續依賴過往松散的部隊組織架構,將下屬武裝團體直接授予番號,而不是組建現代意義的正規武裝部隊,也無意邊緣化內部仍采取“聖戰主義”意識形態的恐怖組織。

因此,目前在新政府軍組織內的各個部隊,雖然名義上接受國防部管轄,但仍保持原有獨立性,內部領導和成員實際上沒有發生變更。原先隸屬於“偉大征服”指揮部(政權更迭前“沙姆解放陣線”用於統籌不同組織軍事活動的一個協調機構)框架的小型恐怖組織更不受管控,如2025年2月,敘利亞新成立一個專門殘殺阿拉維派平民的組織“Saraya Ansar Sunnah”,該組織在兩個多月內殺死超過100人,但敘利亞過渡政府忽視其存在,默許恐怖襲擊的進行。

總結

自去年12月以來,敘利亞經歷了巨大變化。在西方和土耳其等國的支持下,敘利亞過渡政府取得了名義上的全國統治權,並由於制裁放松和周邊國家支援使得敘利亞國內並未出現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但是敘利亞遠未完成統一,內部央地矛盾和恐怖主義壓力依舊。

聯合國雖然升起了敘利亞過渡政府旗幟,但是敘利亞多久能完成國家統一,解除恐怖主義威脅,並走上獨立自主的和平發展道路,依舊需要觀察。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